昔東晉王茂弘諸人,登新亭,望長淮,自謂風景不殊,舉目有山河之異。至今想之,猶鬱乎其有餘哀。矧預瑤牒,登玉階,而寄宗國之懷者耶。王業偏安於海瀕,故都久棄於蒿萊。主議者方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朝士沉空,不復向來。率兆乎滔天之讒,而迄乎和議之開。此有志者所以嘆于嗟之麟,而思當道之豺也。嗚呼,鍾簴百年,邊塵尚霾。悠悠蒼天,彼何人哉。
應龍之神兮。休命之申兮。
利見大人兮。四聖之傳兮。
有筆如椽兮。得龍之全兮。
時以乘兮。世之熙寧兮。
騫騰兮。天衢之亨兮。
與物維新兮。驅雷滃雲兮。
澤沛無垠兮。旋坤轉乾兮。
聲氣自然兮。其合以天兮。
嗟兮。龍兮。
凜兮。遺蹤兮。
歸來兮。漢之宮兮。
我登吞海,而帖適至。
事雖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無古今。
丘壑市朝,則二其必。
阿大中郎,煌煌虎節。
金閨卷懷,亦既殊轍。
同此登覽,而趣不同。
雲霄並翔,翬翟冥鴻。
矢詞胸襟,浩蕩萬里。
比興所存,二疏是企。
清詩勝景,何地無之。
不縶不維,景則我隨。
征塵障天,我亦倦翼,
遺墨未渝,微躬奚息。
南零之波,上派於湓。
詩其警予,以諗侯門。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藥糜。
青陽動新晴,兀兀厭坐馳。
靜聞簫鼓鬧,翠幰行春堤。
柔風吹簾旌,杲日浮屏緹。
行廚依竹裏,繡幙聯江湄。
爲問來者誰,板輿雙侍姬。
光彩照路傍,拍舞襄陽兒。
病翁禪定心,久矣沾絮泥。
一念忽隨喜,聯復相追隨。
家人治尊罍,夜漏覘晨晞。
擁被起躍然,不知筋力痿。
破曉始三弄,衝寒才一卮。
爚如滿天星,湛湛開青池。
晨光透戶牖,纖塵寂不吹。
倏焉雲頭催,隨以雨腳垂。
汀蘋振淅瀝,岸柳驚紛披。
度塘如度橋,跬步窘且危。
往謁乘驛使,席間如鼓鼙。
主賓無軟語,僮僕侵寒肌。
一坐禮敬疎,四僱麪包{黎去氽加黑}。
亟就兒女曹,疾駕掀重帷。
擁爐共炙手,悔遊仍攢眉。
須臾呼酒炙,稍覺春融怡。
棠湖暫紓望,苜盤充療飢。
一末復兩杯,膚粟欣平治。
先登潯陽樓,次讀琵琶詩。
來往信底忙,吟哦聊自欺。
江柁晝搖兀,市聲晚啞咿。
估客維岸傍,樵徑行歌歸。
宿靄了未收,溟濛沾人衣。
落莫興易闌,扶輿力將疲。
卻從名園遊,款戶訪故知。
蔬甲拆青嫩,池光搖碧漪。
桑顛宿雞鳴,柳畔新鶯啼。
主人相僱笑,謂此亦足棲。
曾留長者轍,更著名人題。
廬山三萬峯,一碧天與齊。
千古真面目,庶幾今見之。
遂開成趣軒,夕宴陳尊彝。
皰鯖詫雕俎,幻火後眩奇。
沙苑出細肋,好音來赫蹄。
紙尾有醉字,恍如寫烏絲。
意者天機全,落筆驚傾欹。
長鱷白浪卷,踞蛤青雲期。
佳客不我從,逸興何所爲。
整鞅固已屢,鳴漏將何其。
九衢月似霜,烏鵲仍繞枝。
風乾路猶溼,雲淡星不移。
已成歸兮賦,更作悵然疑。
詰朝益明媚,一瞬彎四時。
天機豈易測,我惑寧不滋。
嘗聞士之遭,皋夔異周伊。
如何不後先,翻覆成噓唏。
昨何爲而寒,今何爲而熙。
中間出一夕,乃爾變慘悽。
吾昨解印綬,一舸來自西。
天道皆自然,肯以陰晴窺。
況此瞬息觀,詎可分兩岐。
爲言獨醒者,今昔無町畦。
從今好天色,更請還一鴟。
東尋五雲谷,西渡三峽溪。
杏開董奉壇,桃映康俗祠。
景物看吐吞,冷暖隨呵撝。
以此青田釀,酌之滄海蠡。
藍輿乘兩肩,倒載白接{上四下離}。
真意浹三益,和氣重四支。
持之藥吾疾,正可扶衰贏。
明窗睡久酣,舊業荒於嬉。
正當出囈語,走筆縈虹蜺。
追書浹旬事,倖免然豆箕。
真宰之出,維天降才。既玉於成,勳名九垓。山川出雲,時雨必至。道之將行,公揭魁瑞。問學已正,淵源已充。險夷一塗,奚有於躬。紹熙季年,國勢𣕕杌。手扶重輪,公爲時出。屹若九鼎,不震不搖。公秉國成,端委以朝。拔茅斯徵,苞桑斯戒。匪兕之時,乘否於泰。有棐至誠,雲開于衡。顧不能排,噂𠴲背憎。公能者天,豈曰臧氏。汗青萬年,則有公議。我昔齔齒,拜公江干。公顧而奇,信乎庭蘭。三十八年,始得遺帖。憂邊謹微,抑寓相業。字端而莊,德謙而光。於閒暇時,憲型四方。書藏在奩,百世如對。尚想公儀,灑掃進退。
驚風不成雨,行雲去無蹤。
妾生三十年,著藉長門宮。
宮車轆轆春雷曉,明星初熒綠雲擾。
增成丙舍爭迎鑾,似有長門閉花鳥。
黃門開玉匙,畫史圖蛾眉。
金鋪振瓊鑰,玉秀生銅池。
朝陽纔回金屋在,轉盼不堪人事改。
入宮已作鄭袖啼,出塞那知延壽賣。
花殘鳥語頻,長門春復春。
花鳥易驚老,況復門內人。
東風動地夜來惡,萬翠千紅繞簾幙。
當熊自有匪石心,肯肩班姬秋扉薄。
長門勿輕怨,視此篋中扇。
白華兮綠衣,知古兮有之。
約客春波督參劉郎中方赴高紫微之集道間相值不容留戲贈二首 其一
春波堂上倚欄干,一曲樓臺晻靄間。野衲再尋行腳債,釣蓑聊寄賞心閒。燕低欲舞影翻水,鳥倦知還雲在山。匹似棠湖盡堪住,繞檐祇欠翠螺鬟。
東淮餉府供軍堂,壁有龕石鸞鵠翔。
問之何石摹破羌,曾傍雲漢分天章,
廷陵刻此侈寵光。後四十年猶煒煌,
我持拓本謹毖藏。三年徙倚玩未央,
客來袖出雲一張。曾染復古隃麋香,
珠璣別出十九行。驚喜比並走且僵,
摛華絢彩交相望。宛然並粲如英皇,
幾年絕識高君王。尚取鑑定煩諸郎,
半歸左畹半尚方。駕言駰顯留餘芳,
今夕何夕猶干將。鏌鋣未睹龍已驤,
吳侯攀髯歸帝鄉。秋虹挾月常貫窗,
誰能籋雲開鬥房。攜書伴我老柴桑,
要隨神物恢混茫,更斲此石封苔蒼。
六丁雷電未可量,會見難起初太平。
約客春波督參劉郎中方赴高紫微之集道間相值不容留戲贈二首 其二
錦帳星郎油壁車,紫微花下醉流霞。簫鸞東引瞻風馭,池鳳西遊賦日華。蓼岸半紅秋漸老,柳堤仍綠約猶賒。一尊更趁萊衣綵,河漢還乘八月槎。
前歲西溯鄂,今歲東入吳。同一琵琶亭,行客各異塗。當時白傅恨,陳跡久榛蕪。豈特無遺音,榛蕪今亦無。突兀眼前屋,丹堊塗■櫨。廢興曾幾時,傳舍同蘧廬。已見兩折柳,於此餞老夫。昔持使者節,今發追鋒車。我則齊出處,世自分榮枯。而況天地間,萬變同須臾。我觀商婦者,瑣瑣豈足書。琵琶本常技,何地無此徒。夫販浮樑茶,婦即空舟㞐。長吏溼青衫,禮法毋乃疏。樂天子牟心,一念存江湖。詎關蝦蟆陵,維以懷故都。譬之澤畔吟,此語非寓歟。蓋嘗考遺集,一事曾同符。聞歌鸚鵡洲,尋聲得幼姝。倚檣泣明月,清淚垂真珠。夫君當此時,正屬典午初。不應奇謗後,無復思廉隅。六義有比興,觀洧傳洵盱。託物皆一理,實事那相須。人情伏與妒,所值分賢愚。低眉終不說,正恥悻悻俱。初意祇如此,膠柱何足拘。子折武昌柳,予宅潯陽廬。二詩端可識,一笑聊洗誣。明朝重回首,撾鼓催徵艫。
偉茲帖上奇瑰兮,羌筆力之有神。
走緘{騰去馬加糸}之來詔兮,並垂棗而足珍。
從鯉庭而載求兮,得陳亢之異聞。
書三閭之孤忠兮,將爭光兮儀鄰。
予嘗竅寘疑兮,謂意或有在也。
方淳熙之繼明兮,德如天其大也。
挈道統而在上兮,固無妒邪之害也。
先生之溯伊濂兮,又非沅湘之派也。
寓物以寫興兮,自前世以固然。
豈先生之適正兮,乃獨取於沉淵。
行或過乎中庸兮,雖爲法而不可。
其忠君愛國之誠兮,亦不虞乎後日之禍。
彼不學兮,周公仲尼。
知莊士與醇儒兮,或羞稱之。
律風雅之末流兮,若未免於或變。
使交有所發兮,亦足以迪天性民彝之善。
以今日之書兮,固非出於感時。
則異時之集註兮,亦何病乎俗人之悕。
原屈原之心兮,宗國之楚。
作春秋兮,固安在乎黜周而王魯。
先儒之心兮,百聖之矩。
藏此帖兮,昭於今古。
於惟騎省,神藝造古。
獮兔璇窟,吸蜍銀浦。
千文爰襲,百體具舉。
慶雲澄靄,清風垂露。
鳥跡觀象,魚書辨魯。
倉創籀述,嶧誇鹹詛。
如周金版,如岐石鼓。
制比邈健,勢窮斯嫵。
遊史遜妍,冰書挈度。
悠悠千載,孰是去取。
寥寥幾人,他莫比數。
世遺趙璧,寶及康瓠。
{左目右賓}心何尚,徵睫何睹。
表而出之,光我書府。
至誠動天,中貫三極。堂堂南陽,繼以魏國。山嶽鼎震,江河釜溢。羣生失寧,乃見人傑。大義既信,人紀復植。於晦冥中,揭以日月。操固漢賊,敵禍宋祏。萬段之磔,吾恥未滌。不共戴履,矧肯屈膝。祁山屢卻,淮隴迭出。非不拙沮,之死靡易。我觀史冊,二公與匹。功雖不同,心則如一。隆興至今,耳目尚及。遺墨之寶,已若尺璧。造次皆忠,言猶未泐。天維可絕,地軸可折。公心之磨,此理則熄。兩朝開濟,萬古闔闢。系此詩之,以媲廟柏。
予家有山林集,觀寶晉自制之詞,
每不逮乎平日之文。豈句律之未工,
疑用志之或分。偉筆力之扛鼎,
得過庭之異聞。陶冶性情,
自爲陽春。既寓意於館甥,
亦祕笈而自珍。予嘗商略函書,
彷彿梁塵,規矩合作,
勺簫奪倫。竅以爲夫君金縷之衣,
亦未足以換墨練之裙也。
宋德茂三世,祥符闓九清。
兢業帝道登,陟降王心寧。
龍鸞夜染翰,虎豹晨抽扃。
宸心勤惕憂,清思入杳冥。
慶陰雲裔裔,飆景風泠泠。
朱表動淵監,蒼旻聞德馨。
岧嶢瞻天章,邃穆環禁庭。
昭回河漢隔,澒洞山河腥。
流傳幾百年,撝呵猶六丁。
金箋炯玉字,蜀帶要吳綾。
大名標北都,寶慶恢中興。
邊塵失甌脫,趙璧歸連城。
百年神蹟晦,再拜感涕零。
探驪方得雋,負馬仍騰英。
天心正昌唐,文軌將收京。
原言豁氛霾,長仰奎星明。
湖㳇溪邊春草青,張公洞下泉泠泠。兩行鬆檜列旌纛,中有金堂開福庭。壯哉神力出杳冥,樓觀矗立排巖扃。焜煌金碧儼相照,刻石猶紀唐朝銘。中興天子授舜禪,壽宮晨候祠官星。紫衣敕使易霞袂,白茅羽士迎雲軿。頗聞當日動乾象,二十八宿搖天經。奎鉤寫題月兔泣,昭回雲漢爭晶熒。至今榮光猶炳耀,百爾呵護煩山靈。玉仙紵像羅珓卜,昭應奎寶模牌形。朅來正值天六月,柏城將泫秋露零。芝輿望幸已絕覬,蒿悽觸感徒靡寧。岫雲無心出而雨,穀風振響流爲霆。石堪礪齒定何似,流欲洗耳將誰聽。嗟哉行役久勞勩,如鳥知倦才振翎。燒香臺邊聊倚策,煉丹竈上方絕陘。由下瞻仰始知悔,扶力已竭那可停。衆皆徇目且徇耳,我謂獨往非獨醒。從初祕祝本何益,中休端自明德馨。周家克敬綿萬億,自今葉葉皆堯齡。
帝宣和之太平兮,忻朝野之多娛。
偉楚臣之託辭兮,侈肆筆之特書。
猗百工之精能兮,璨玳軸而金朱。
宛百年其如砥兮,方日卷而霞舍。
維宸筆之天縱兮,臣固不得而議也。
若一藝之必極其致兮,亦盛時之細也。
彼舞衣與竹矢兮,猶三代之祕也。
知苟且之爲無兮,亦可觀其治也。
在本始與地節兮,漢室稱爲中興。
豈尚方之工萃兮,反有愧於西京。
紛天葩其在前兮,晃銀海其欲眩。
縷黃金以爲飾兮,駭萬態而千變。
雙龍宛其軸兮,森毛髮以骨寒。
歷溽潤與埃塵兮,曾不可乎犯幹。
巫咸下招兮,天門詄蕩。
臣得而藏兮,徒慨嘆以興想。
鸞翔龍翥兮,太平之蹤。
神睒鬼哭兮,太平之工。
五陵松柏兮,蕭蕭秋風。
此賦之傳兮,與天無窮。
當天寶之季歲,騰紫宮之長彗。
駭漁陽之鴂騠,將道洛以飲謂。
以十五萬衆鼓行之勇,涉二十四郡無人之地。
偉顏門之競爽,獨捨生而取義。
有常山以爲之克,有魯公以爲這弟。
合羣從而死難,慟怙軍而雪涕。
蓋將豁百世而開聵矇,澄六合而蕩氛翳。
手締絕紐,躬支橫潰。
射羿日之並出,扶杞天於將墜。
斯文也,所謂質之鬼神而無疑,
建諸天地而不悖。又豈止於區區之一酹。
於虖,誤主有人,
效忠何罪。胡大僇之正不致於林甫之流,
而所遭之慘乃及於泉明之輩。予持此評,
氣洶心痗豈徒贊八體之書,抑以代千載之誄。
論書自晉始,蓋因其風俗之清而流之於妍。降而六代,又以其習尚之篤而溺之於專。維唐設科,身判書言。作成自初,歐褚爭先,薛靚張顛,顏真迎便。中世而後,雖經生楷隸,猶得以揚鑣而鳴鞭。五季日卑,吾宋興焉。士以德進,舍藝之偏。既窒其進取之塗,故世之以書名家者,皆不雜以人而純乎天。更八葉之豫豐,乃設學而詳延。有芾者出,集其大全。蓋繇羲獻而來,溯崇觀而前,或營萃以拔棘,或宮牆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權。六書之統,殆所謂芾之死不得其傳也。巘巘喬嶽,洋洋大川,草木風雲,波濤蛟黿。我係此評,其然豈然。較三十里,後八百年。
態騰踔而多疏,意軒昂而多趣。倏焉如籋電之駒,沛然如縱壑之魚。使之爲山澤之癯,抱是道以自娛,聞清風而興起,望膏澤之沾濡,膚寸所形,秕糠金朱,豈不毅然大丈夫。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度,考之以羲獻之範模,媲行楷而已變,質隸草而多拘。顧欲以之擅八體,教六書,合天下同軌之車,而不容有一轍之殊,茲其所以僨於康莊之衢。籲。
道統之傳,洙泗濂伊。
公於淳熙,萬古一時。
言名之輿,世泯其轍。
皎皎綱常,首載先烈。
粵古大臣,以國爲身。
浚源培根,茲爲愛君。
總幹徂徵,拜疏輒發。
外寧內憂,間不容髮。
復讎大義,不振不隨。
易安於危,本則先之。
先王之忠,與萊公對。
讒夫孔多,碣欠若輩。
彼姑息者,大義一毛。
謂我徒勞。羣吠以嘈。
事是跡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