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善说《诗》,子云商起予。流传大小毛,授受大小《序》。纵有齐鲁韩,见之色斯阻。夹漈一后生,攻以烈火炬。先儒误听信,凿枘生龃鼯。微言忽中绝,大义不复举。闻人左丘明,著书秦相吕。其言虽近诬,其事颇足取。国侨赋《褰裳》,晋为退师旅。《木瓜》美齐桓,情岂系男女。诗教厚人伦,诲淫何独许。可怪上蔡师,为力亦太钜。芟弃郑卫篇,窜改《雅》《颂》所。谁为辨异同,复遵笺传语。
孔子门徒善于解说《诗经》,扬雄启发了我。
流传着大毛公、小毛公的学说,传授着《诗大序》和《诗小序》。
纵然有齐、鲁、韩三家的《诗》学,见到他们的观点也会神色沮丧。
郑樵这一后来的人,用强烈的火炬去攻击。
前代儒者错误地听信了,榫头和卯眼产生了抵触。
精微的言论忽然中断,重大的义理不再被提及。
听说人左丘明,著书于秦相吕不韦之时。
他的言论虽然近乎诬陷,但这件事很值得采用。
国侨创作《褰裳》,晋国因此退兵。
《木瓜》赞美齐桓公,情感哪里只是关乎男女之事。
诗的教化能敦厚人伦道德,为何单单允许教诲淫乱呢。
奇怪那上蔡的老师(指程颐),用力也太过分了。
删除摒弃了郑、卫的诗篇,窜改了《雅》和《颂》的内容。
谁来辨别它们的异同,又遵循笺注和传文的解说呢。
粉墙青虯檐百尺,一条天色催暮。
洛妃偶值无人见,相送袜尘微步。
教且住。
携玉手潜得莫惹冰苔仆。
芳心暗诉。
认香雾长鬟边,好风衣上,分付断魂语。
双栖燕,岁岁花时飞度。
阿谁花底催去。
十年镜里樊川雪,空袅茶烟千缕。
离梦苦。
浑不省锁香金箧归何处。
小池枯树。
算只有当时,一丸冷月,犹照夜深路。
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听半部新添蛙鼓。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绿阴重,已如许!花源岂是重来误?尚依然倚杏雕栏,笑桃朱户。隔院鞦韆看尽坼,过了几番疏雨。知永日簸钱何处?午梦初回人定倦,料无心肯到閒庭宇。空搔首,独延伫。
日长院宇,针绣慵拈,况倚阑无绪。
翡帷翠幄看尽展,忘却东风帘户。
芳魂摇漾,渐听不分明莺语。
逗红蕉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
画屏遮遍遥山,知一缕巫云,吹堕何处。
愁春未醒,定化作,凤子寻香留住。
相思人并,料此际,惊回最苦。
亟丁宁池上杨花,莫便枕边飞去。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
啼鹃满山树。
谢多情小鸟,劝侬归去。
秋期过了,夜月寒生南浦。
执手枯荷池上,宛种玉。
亭东路。
贪梦好,问柔魂,可曾飞度。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兰期空约月初弦。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7?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