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恨生世晚,不爲三代民。誰知伊傅至孔孟,亦學古道嗤時人。豈惟三代時,堯舜萬古師。猶雲若稽古,不知古爲誰。氣數有詘信,義理無終窮。雖居堯舜地,常有一簣功。嗟哉秦漢後,去聖益以久。縱有間代英,僅爲時儒首。況於隨世就功名,甚者諧俗攫寵榮。此於聖門直蛙蠛,已謂斯世無與朋。多知正多懼,不知轉矜負。亦云知矣恐未然,須驗此心之權度。有師舜文學周孔,有擬管樂明申韓。亦有是商鞅,亦有趨異端。若言氣合即爲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士人遺憾出生在當世太晚,不能成爲夏商周三代的民衆。
誰知道伊尹、傅說以至於孔子、孟子,也學習古代的道義而譏笑當時的人。
哪裏只是三代的時候,堯舜是永遠的楷模。
還說好像考察古代,卻不知古代是誰。
氣數有衰有盛,義理沒有盡頭。
即使處在堯舜的地方,也常常只有一筐土的功績。
可嘆在秦漢之後,距離聖人更加久遠了。
縱然有隔代的傑出人物,也僅僅是當時儒家的首領。
何況是跟隨世俗去追求功名,更有甚者迎合世俗獲取恩寵榮耀。
這在聖人之門簡直就像青蛙和蠛蠓,已經認爲這個時代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了。
知道得多了正會有很多懼怕,不知道反而會驕傲自負。
也說是知道了但恐怕不是這樣,必須檢驗這顆心的衡量標準。
有以舜爲老師、學習周文王和孔子的,有模擬管仲和樂毅、明白申不害和韓非的。
也有像商鞅這樣的,也有走向異端的。
如果說意氣相投就是善,這裏面更要分辨清楚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