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出了淮门,沿着小秦淮转而向北,堤岸起伏有很多姿态,竹木郁郁葱葱,清澈的流水映照环绕。
人家大多凭借水来建造园亭、树立山石,溪流池塘幽静深邃而又明亮洁净,很能尽显四季的美好。
划着小艇,沿着河向西北前行,林木尽头处,有一座桥宛如弯弯的彩虹垂下来在山涧中饮水;又像美丽的女子精心妆扮穿着鲜艳的衣服,身影映照在明亮的镜子中,这就是所说的红桥啊。
游客登上平山堂,一般都会到法海寺,舍弃船走陆路,必定要从红桥下经过。
桥的四面到处都是人家和荷塘。
六七月间,荷花开花,香气能传到几里之外,青色的帘子白色的船舫,络绎不绝如同织布,实在称得上是一次美好的游览。
我多次往来城北,必定经过红桥,回头看它而感到快乐。
登上桥四处眺望,忽然又徘徊感慨起来。
当悲哀和快乐在心中交替出现时,往往不能自己说明其中的原因。
王导、谢安谈论冶城的话语,齐景公在牛山的悲哀,现今看待过去,也会有遗憾啊!壬寅年六月十五,我与箨庵、茶村、伯玑等人,靠着歌声来应和。
箨庵接着写成一章,我来跟着应和。
哎呀!用丝竹音乐来排遣,何必等到中年;山水的清妙之音,自然成为佳话,我和这些人聚散无常,美好的聚会不容易遇到,而红桥的名字,或许反而因为这些人而能够流传到后世,让后世怀念古迹凭吊的人也像我今天这样徘徊感慨,这是难以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