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爲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爲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之山,不知其所終。
工之僑得到一塊好的桐木,把它砍削做成了琴,裝上弦彈奏,發出金子般的聲音和玉般的共鳴聲。
他自認爲這是天下最美妙的琴了,就把琴獻給太常寺。
(太常寺)讓國內優秀的樂工來看,(樂工)說:“不古老。
”就退還給他。
工之僑拿着琴回家,和漆工商量,在琴上做出斷裂的紋理;又和篆刻工匠商量,在琴上做出古代的款識。
把琴裝在匣子裏並埋在土裏,過了一年挖出來,抱着它到集市上去。
有個顯貴的人路過看到了這把琴,用百金買下了它,把它獻給朝廷。
樂官們傳遞着觀看,都說:“這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
” 工之僑聽到這件事,慨嘆道:“可悲的社會啊!難道只是一把琴這樣嗎?沒有什麼不是這樣啊!如果不早點想辦法,將會和它一起滅亡啊。
”於是離開,進入到宕之山,不知道他最終到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