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子雖可悲,有子未爲喜。
斷以釋子言,莫非假合耳。
杜陵詠爲麟,瑞物能有幾。
昌黎謂之梟,惡德乃類是。
無之恐無後,有之亦爲累。
苟非弗克肖,曷若聽其逝。
顏路之亡回,宣尼之喪鯉。
此皆長而賢,痛甚於幼死。
夷甫雖嘗雲,情鍾在我輩。
過哀亦奚爲,巡有復生理。
子夏空失明,季札號知禮。
吾友方盛年,何憂乏良嗣。
沒有兒子雖然讓人覺得可悲,但有兒子也未必就是值得歡喜的事。
根據佛門子弟的言論來判斷,這一切都不過是暫時的聚合罷了。
杜甫寫詩詠歎麒麟,祥瑞之物能有多少呢。
韓愈說它像梟,不良的品德大概就是這樣。
沒有兒子恐怕會擔心沒有後代,有兒子也會成爲一種負累。
如果不是非常優秀,還不如聽任他逝去。
顏路失去顏回,孔子失去孔鯉。
這些都是已經長大且賢能的,其痛苦比幼子死去更甚。
王夷甫雖然曾經說過,情感專注在我們這輩人身上。
過度哀傷又有什麼用呢,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生活。
子夏白白地失明瞭,季札號稱知曉禮儀。
我的朋友正處在壯年,何必擔憂沒有優秀的子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