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靈巖記

高啓
高啓 (明代)

  吳城東無山,唯西爲有山,其峯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衆峯列。望之者,鹹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遊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棲遲;有琴臺,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峯,曰抱翠;有閣以瞰具區之波,曰涵空,虛明動盪,用號奇觀。蓋專此郡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   啓,吳人,遊此雖甚亟,然山每匿幽閟勝,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客十人復來遊。升於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於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爲之蹇舒,杉檜爲之拂舞。幽顯鉅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循。然後知於此山爲始著於今而素昧於昔也。   夫山之異於衆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於衆者哉!公顧瞻有得,因命客賦詩,而屬啓爲之記。啓謂:“天於詭奇之地不多設,人於登臨之樂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遊觀之樂也。今靈巖爲名山,諸公爲名士,蓋必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若啓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啓爲客最少,然敢執筆而不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台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遊靈巖記翻譯

吳縣的城東沒有山,只有城西有山,山峯連綿起伏,有的高有的低,而靈巖山處於這些山中間,突出高聳,挺拔秀麗,好像不願意和其他山峯排列在一起。

看到它的人,都知道它有奇特之處。

沿着山向上走,半途中有個亭子,大概是用來調節行人的體力,到這裏可以稍作休息。

從亭子再往上一點,有個幽深的洞穴,叫西施洞;有眼清澈的泉水,叫浣花池;這些都是吳王夫差宴遊的遺蹟。

再往上就有草堂,可以讓人居住休憩;有琴臺,可以環顧眺望;有個軒可以直面洞庭山的山峯,叫抱翠軒;有個閣可以俯瞰太湖的波浪,叫涵空閣,空曠明亮,起伏動盪,被稱爲奇觀。

大概全郡最美的是這座山,而這座山最美的是這個閣。

我是吳縣人,遊覽這裏雖然很頻繁,但這座山常常隱藏着幽深隱祕的美景,難以探尋,好像輕視我淺陋似的。

今年春天,跟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的饒公和十位客人再次來遊覽。

登上高處,那麼山中的美景悠然呈現。

進入深處,那麼奇特的石頭突然出現。

雲氣爲之順暢舒展,杉樹檜樹爲之搖曳起舞。

或明或暗,或大或小,都爭相呈現出它們的姿態,毫無隱藏。

這之後才知道這座山在今天才開始顯著,而過去一直不爲人知。

山和其他山不同,尚且能等待人來發現自己,更何況人不同於其他人呢!饒公觀看後有所感悟,於是讓客人寫詩,並且囑託我來寫這篇記。

我認爲:“上天對於奇特的地方不會設置很多,人對於登高臨遠的快樂不常遇到。

有這樣的地方卻沒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人卻沒有這樣的地方,都不足以完全享受遊覽觀賞的快樂。

現在靈巖是名山,諸位是名士,大概一定是相互需要又恰好碰到一起,這難道是偶然嗎!應該是他們能親眼看到而內心領會,景象契合而道理明白。

像我這樣淺陋的人,也能有所收穫,難道不是幸運嗎?我是客人中最年輕的,然而卻敢於執筆而不推辭,也是想要私下記住這份幸運啊!”這十位客人是,淮海的秦約、諸暨的姜漸、河南的陸仁、會稽的張憲、天台的詹參、豫章的陳增、吳郡的金起、金華的王順、嘉陵的楊基、吳陵的劉勝。

更多高啓的名句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裏過。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更多高啓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