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陈子昂的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翻译: 为什么要耗费众多的金银财宝,将其雕刻成(外表看起来)尊贵的样子呢?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发出了深沉的质问。“奈何”一词,凸显出诗人的无奈与困惑。将“穷金玉”耗费于“雕刻以为尊”,展现出对过度追求奢华与表面尊崇的批判。它揭示了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虚浮的外在荣耀,不惜浪费珍贵资源的现象,引人深思。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价值观的扭曲,倡导回归真实与质朴。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圣人不只为自己谋利益,他们所忧虑和救济的是百姓。
帝王所居的黄屋并非尧的本意,那美玉砌成的瑶台又哪里值得去谈论呢?我听说西方传来的佛法,清净之道更加敦实。
为何用尽金银宝玉,以雕刻来显示尊贵呢?高耸的建筑把山林都用尽了,华丽的图画和珠翠让人厌烦。
鬼斧神工尚且未必能做到,凭借人力又怎么能够长久保存呢?夸耀愚笨恰好增添累赘,自恃有智谋反而更加昏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