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哪裏有谷城公來傳授(法術),也不是曾經遇到過驪山老母(得到指點)。
賞析: 這兩句詩充滿了奇幻色彩與神祕氛圍。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否定了谷城公的傳授和驪山母的相遇,彷彿在刻意迴避某種常見的傳奇因素。詩句背後,可能蘊含着對傳統神話傳說的獨特思考,或是借這種否定來表達一種不依賴於外界神祕力量的態度,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遐想空間,令人深思。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幹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衝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國家的命脈衰微得如絲線一般。
試問何時能夠得到長纓,去縛住敵寇的首領呢?未必人間就沒有好漢,只是誰能放寬些尺度呢?試着看看當年的韓世忠。
哪有像谷城公那樣的人來傳授,也並非是曾遇到驪山老母。
談笑之間,就可平定兩河路。
年輕時曾在棋局和柝聲中一起聯句。
可嘆如今登上高樓照鏡子,耽誤了很多時機。
聽說北風吹得急,邊防上攻城的雲梯屢次舞動。
您不要說投鞭斷流是虛言,自古以來一個賢能之士就能制止危難,有堅固的城池難道就可以沒有張巡、許遠嗎?趕快投筆從戎吧,不要只想着題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