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晋陶渊明的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翻譯: 仰望天空,看到高飛的鳥兒,我感到慚愧;面對流水,看到自在遊動的魚兒,我也感到慚愧。
賞析: 這兩句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傳遞出深深的自省與慚愧之情。詩人仰望高空飛鳥,俯瞰水中游魚,感到自慚形穢。高鳥自由翱翔於天際,游魚自在暢遊於水中,而自己卻受種種束縛,無法達到那種自在灑脫的境界。這種對比,凸顯出詩人對自由和無拘無束的嚮往,也反映了他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和感慨,極富感染力。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苟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餘。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年少時便寄心於事外,將情懷寄託在琴與書之中。
穿着粗布衣服卻欣然自得,常常貧困卻安然自在。
時運來臨姑且暗自契合,便駕着車在大道上休息。
放下馬鞭決定清晨啓程,暫時與田園疏遠。
小船遠遠地離去,綿綿不斷的是那歸鄉的思緒縈繞。
我走的路難道不遠嗎,已走過了千里有餘。
眼睛因路途的不同而疲倦,心裏想着那山居水澤之處。
望着雲覺得慚愧不如高空的飛鳥,臨近水覺得慚愧不如遊動的魚兒。
那真誠的想法原本就在心中,誰說會被外在的形跡所拘束。
暫且順應自然的變化遷移,最終還是要回到那班嗣的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