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四月下浣眉州試竣敬謁三蘇祠翼日得五古一首

李德儀
李德儀 (清代)

昔年十四五,解誦東坡詩。少長攻論策,瓣香爇峨嵋。緬懷名父子,川嶽鍾英奇。徑欲溯岷源,悵望西南陲。何意越廿載,人蜀軺車馳。草堂拜寓公,杜陵名雙垂。亟問紗縠行,奉祀邦人知。輕舠發初夏,江水澄玻璃。啓扃肅瞻仰,彷彿來雲旗。老泉屹中坐,灝氣生鬚眉。坡潁左右侍,凜凜天人姿。爲想獲石硯,嬉戲殊常見。寒鐙耿相對,夜雨聽何時。中庭蔚嘉樹,古柏森鱗而。白榆亦手澤,枯乾留霜皮。亭亭兩銀杏,後起如孫枝。補設木假山,好事之所爲。三峯儼喬梓,鼎立靡詭隨。石樑間臺榭,綠水回淪漪。雖無田田葉,猶號瑞蓮池。草木同不腐,節義徵在茲。當年不得相,炎運閤中衰。摧謫益挺特,豈獨能文詞。迄今八百歲,所過系人思。何況鳴珂里,故宅遺棟榱。兩公滯遊宦,汝潁家同移。要其神所在,猶水周天涯。文安正首丘,山色看蟆頤。魂魄戀此土,合食一堂宜。結鄰剛半月,慰我平生期。舒嘯倚修竹,薦新攀荔支。言觀馬券刻,還讀柳州碑。妙餘龍眠筆,小像繪水坻。因緣付鴻雪,椎拓未雲疲。徘徊不忍去,留客鳴黃鸝。明年青蓮鄉,更訪青蓮祠。

己未四月下浣眉州試竣敬謁三蘇祠翼日得五古一首翻譯

過去十四五歲的時候,就能夠誦讀蘇東坡的詩。

年少和年長時致力於研究論述和對策,對他們滿懷崇敬如同焚香敬奉峨眉山。

緬懷這著名的父子倆,山川河嶽凝聚着非凡的英靈之氣。

一直想要追溯岷江源頭,悵然望向西南邊陲。

沒想到過了二十多年,乘車進入蜀地。

在草堂拜謁寓居的先賢,杜陵的名聲雙雙流傳。

急忙詢問紗縠行,供奉祭祀爲當地人所知曉。

小船在初夏出發,江水清澈如玻璃。

打開門恭敬地瞻仰,彷彿看到雲旗飄來。

蘇洵穩穩地坐在中間,浩大的氣息在他的鬍鬚和眉毛間生髮。

蘇軾和蘇轍左右侍奉,莊重嚴肅如天人之姿。

想到那獲得的石硯,他們嬉戲的場景不常見到。

寒燈相對明亮,不知何時聆聽夜雨。

庭院中茂盛的美好樹木,古老的柏樹如鱗片般森然。

白榆也是他們的手澤,乾枯的枝幹上留着霜皮。

筆直挺立的兩棵銀杏,後來生長如孫輩的樹枝。

補建了木假山,這是好事之人所做的。

三座山峯儼然如父子,鼎立而不隨意附和。

石樑間有亭臺樓榭,綠水迴旋泛起漣漪。

雖然沒有田田的荷葉,仍號稱瑞蓮池。

草木同樣不會腐朽,節義在這裏得到彰顯。

當年不能相互陪伴,時運恰逢中途衰落。

遭受挫折和貶謫卻更加挺拔突出,哪裏只是能寫文章詩詞。

到現在八百歲了,所經歷的都牽繫着人們的思念。

何況在顯貴之地,故居留下了房屋的梁椽。

兩位先生在外遊歷爲官,汝潁的家也一同遷移。

關鍵是他們的精神所在之處,就如同水環繞天涯。

文安正對着墳墓,山色可看蟆頤山。

魂魄眷戀這片土地,共同在一個堂中享受祭祀是適宜的。

剛剛結交鄰居半個月,就慰藉了我平生的期待。

放聲長嘯依靠着修長的竹子,獻上新鮮的物品攀折荔枝。

說着觀看馬券的刻石,還讀着柳宗元的碑文。

精妙的是張僧繇的畫筆,在水邊繪出小像。

把因緣交付給如鴻毛般的雪,捶拓還不覺得疲倦。

徘徊着不忍離去,留下客人聽黃鸝鳴叫。

明年去青蓮鄉,還要去拜訪青蓮祠。

更多李德儀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