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徵君傳

方苞
方苞 (清代)

  孫奇逢,字啓泰,號鍾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儻,好奇節,而內行篤修;負經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強以仕。先是,高攀龍、顧憲成講學東林,海內士大夫立名義者多附焉。及天啓初,逆奄魏忠賢得政,叨穢者爭出其門,而目東林諸君子爲黨。由是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繆昌期次第死廠獄,禍及親黨。而奇逢獨與定興鹿正、張果中傾身爲之,諸公卒賴以歸骨,世所傳“范陽三烈士”也。   方是時,孫承宗以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經略薊、遼,奇逢之友歸安茅元儀及鹿正之子善繼皆在幕府。奇逢密上書承宗,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見。忠賢大懼,繞御牀而泣,以嚴旨遏承宗於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義。臺垣及巡撫交薦屢徵,不起,承宗欲疏請以職方起贊軍事,使元儀先之,奇逢亦不應也。其後畿內盜賊數駭,容城危困,乃攜家入易州五公山,門生親故從而相保者數百家,奇逢爲教條部署守禦,而絃歌不輟。   入國朝,以國子祭酒徵,有司敦趣,卒固辭。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蘇門百泉。水部郎馬光裕奉以夏峯田廬,逆率子弟躬耕,四方來學,願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與鹿善繼講學,以象山、陽明爲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說。其治身務自刻砥,執親之喪,率兄弟廬墓側凡六年。人無賢愚,苟問學,必開以性之所近,使自力於庸行。其與人無町畦,雖武夫悍卒工商隸圉野夫牧豎,必以誠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無忌嫉者。方楊、左在難,衆皆爲奇逢危,而忠賢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質行,無不陰爲之地者。鼎革後,諸公必欲強起奇逢,平涼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樂處隱就閒,何故必令與吾儕一轍乎?”居夏峯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學者,歲時奉祀百泉書院,而容城與劉因、楊繼盛同祀,保定與孫文正承宗、鹿忠節善繼並祀學宮,天下無知與不知,皆稱曰夏峯先生。   贊曰:先兄百川聞之夏峯之學者,徵君嘗語人曰:“吾始自分與楊、左諸賢同命,及涉亂離,可以犯死者數矣,而終無恙,是以學貴知命而不惑也。”徵君論學之書甚具,其質行,學者譜焉,茲故不論,而獨著其犖犖大者。方高陽孫少師以軍事相屬,先生力辭不就,衆皆惜之,而少師再用再黜,訖無成功,《易》所謂“介於石,不終日”者,其殆庶幾耶。

孫徵君傳翻譯

孫奇逢,字啓泰,號鍾元,是北直隸容城人。

年少時風流倜儻,喜好奇特的節操,並且內在品行篤實修習;身負治理世事的謀略,常常想要赫然建立功勳,但不能勉強他出來做官。

在此之前,高攀龍、顧憲成在東林講學,國內追求名譽道義的士大夫大多依附他們。

等到天啓初年,奸惡的宦官魏忠賢執掌政權,那些阿諛奉承的人爭相出自他的門下,並且把東林諸位君子視爲朋黨。

因此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繆昌期依次死在東廠監獄,災禍波及到他們的親友。

而唯獨孫奇逢和定興的鹿正、張果中竭力幫助他們,諸位君子最終依靠他們得以歸葬,這就是世間所傳的“范陽三烈士”。

在這個時候,孫承宗憑藉大學士兼任兵部尚書的身份統領薊州、遼陽,孫奇逢的朋友歸安人茅元儀以及鹿正的兒子鹿善繼都在幕府。

孫奇逢祕密上書給孫承宗,孫承宗因軍事事務上疏請求入朝進見。

魏忠賢非常恐懼,繞着皇帝的牀哭泣,用嚴厲的旨意把孫承宗阻攔在中途。

而世人因此更加推崇孫奇逢的義行。

御史臺和巡撫交替舉薦他多次,他都不出來,孫承宗想要上疏請求讓他以職方官的身份起來輔助軍事,讓茅元儀先去,孫奇逢也不答應。

後來京城地區盜賊多次驚恐,容城處於危險困境,他就攜帶家人進入易州的五公山,門生親友跟隨他相互保護的有幾百家,孫奇逢制定教規部署守衛防禦,並且不停地彈琴唱歌。

進入清朝,朝廷用國子祭酒的職位徵召他,有關部門敦促他,他最終堅決推辭。

移居到新安,不久渡過黃河,停留在蘇門的百泉。

水部郎馬光裕把夏峯的田地房屋奉獻給他,他就率領子弟親自耕種,四方來求學的人,願意留下的,也分給田地讓他們耕種,他所居住的地方於是成爲一個聚居地。

孫奇逢最初和鹿善繼講學,以陸象山、王陽明爲正宗,到了晚年,才更加調和貫通朱熹的學說。

他修養自身力求自我砥礪,守父母的喪,率領兄弟在墓旁築屋居住一共六年。

人無論賢能還是愚笨,只要詢問學問,必定根據他們天性所接近的來開導,讓他們在日常行爲中努力。

他與人交往沒有界限,即使是武夫強悍的士卒、工匠商人、差役、鄉野之人、牧童,必定用誠意對待他們,因此他名聲在天下,而沒有人嫉妒他。

在楊漣、左光斗遭遇災難時,衆人都爲孫奇逢感到危險,而魏忠賢身邊的人都是京城附近的人,向來敬重孫奇逢質樸的品行,沒有不暗中爲他周旋的。

改朝換代後,諸位先生一定想要強行起用孫奇逢,平涼的胡廷佐說:“人各有志向,他自己樂意隱居安閒,爲什麼一定要讓他和我們一樣呢?”他在夏峯居住了二十五年,去世,享年九十二歲。

黃河以南黃河以北的學者,每年按時在百泉書院祭祀他,而在容城他與劉因、楊繼盛一同受祭祀,在保定他與孫承宗、鹿善繼一起在學宮受祭祀,天下無論知道還是不知道的人,都稱呼他爲夏峯先生。

贊曰:先兄百川聽夏峯的學者說,孫奇逢曾經對人說:“我開始自己認爲和楊漣、左光斗等賢才命運相同,等到經歷動亂離散,可以冒犯死罪的情況有好幾次了,而最終沒有危險,這是因爲學習貴在知曉命運而不迷惑。

”孫奇逢論述學問的著作很完備,他的質樸品行,學者有記載,這裏所以不談論,而只著錄他突出顯著的事蹟。

當高陽的孫少師把軍事託付給他,先生極力推辭不就任,衆人都爲此惋惜,而孫少師兩次被任用兩次被罷黜,最終沒有成功,《易經》所說的“像石頭那樣堅定不移,一整天都不會改變”,他大概差不多是這樣吧。

更多方苞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