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詩人大全

馬致遠

馬致遠 (元代)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白樸

白樸 (元代)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爲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等。

王冕

王冕 (元代)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爲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張可久

張可久 (元代)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爲“二張”。

張養浩

張養浩 (元代)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雲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關漢卿

關漢卿 (元代)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家聖人”。

徐再思

徐再思 (元代)

徐再思引(1320年前後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雲石爲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雲石齊名,稱爲“酸甜樂府”。後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爲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喬吉

喬吉 (元代)

喬吉(1280?~1345) 元代雜劇家、散曲作家。一稱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鍾嗣成在《錄鬼簿》中說他“美姿容,善詞章,以威嚴自飭,人敬畏之”,又作弔詞雲:“平生湖海少知音,幾曲宮商大用心。百年光景還爭甚?空贏得,雪鬢侵,跨仙禽,路繞雲深。”從中大略可見他的爲人。劇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詩酒揚州夢》、《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玉簫女兩世姻緣》三種傳世。

貫雲石

貫雲石 (元代)

貫雲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號成齋,疏仙,酸齋。出身高昌回鶻畏吾人貴胄,祖父阿里海涯爲元朝開國大將。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貫只哥,即以貫爲姓。自號酸齋。初因父廕襲爲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讓爵於弟,北上從姚燧學。仁宗時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不久稱疾辭官,隱於杭州一帶,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藥爲生,自號“蘆花道人”。今人任訥將他的散曲與自號“甜齋”。

詹玉

詹玉 (元代)

詹玉(生卒年不詳)字可大,號天遊,古郢(今湖北)人。至元間歷除翰林應奉、集賢學士,爲桑哥黨羽。桑歌敗,爲崔劾罷(見《元史。崔傳》)。著有《天遊詞》一卷。主要作品有《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後歸杭》《漢宮春》《桂枝香》《多麗》《三姝媚》《渡江雲》等。

薛昂夫

薛昂夫 (元代)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爲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爲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鬆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於劉辰翁(1234~1297)門下,約可推知他生年約在元初至元年間。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於《皇元風雅後集》、《元詩選》等集中。

李致遠

李致遠 (元代)

李致遠,生平事蹟不詳。何夢華抄本《太平樂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陽(今屬江蘇)。存小令26首,套數4篇及雜劇《還牢未》。仇遠相交甚密。據仇遠寫給李致遠的《和李志遠君深秀才》詩中說他“有才未遇政績損”“亦固窮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雲野鶴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順,一生鬱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譜》列其爲曲壇名家,評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施耐庵

施耐庵 (元代)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本名彥端,漢族,今江蘇興化人。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羣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一切技術無不精通,35歲曾中進士,後棄官歸裏,閉門著述,與門下弟子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蒐集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施耐庵於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施耐庵故里江蘇興化新垛鄉施家橋村有墓園、紀念館,有《施氏家薄譜》存世。

周文質

周文質 (元代)

周文質(?-1334),元代文學家。字仲彬,建德(今屬浙江)人,後居杭州。與鍾嗣成相交二十餘年,良人情深意篤,形影不離,故《錄鬼簿》對他有詳細的記載:“體貌清癯,學問淵博,資性工巧,文筆新奇。家世儒業,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調,諧音律。性尚豪俠,好事敬客善繪畫,諧音律。所作雜劇今知有四種。現僅《蘇武還鄉》(或稱《蘇武還朝》)存有殘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數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王實甫

王實甫 (元代)

王實甫,字德信,元朝雜劇作家,定興(今定興縣)人。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盧摯

盧摯 (元代)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王惲

王惲 (元代)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爲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

趙孟頫

趙孟頫 (元代)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鬆雪,鬆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爲“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宋方壺

宋方壺 (元代)

宋方壺,生卒年不詳,名子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曾築室於華亭鶯湖,名之曰“方壺”,遂以爲號。約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寫入明之後。現存套數五套、小令13首。

薩都剌

薩都剌 (元代)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爲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爲主,詩詞內容,以遊山玩水、歸隱賦閒、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爲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周德清

周德清 (元代)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學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北宋詞人周邦彥的後代。工樂府,善音律。終身不仕。著有音韻學名著《中原音韻》,爲我國古代有名的音韻學家。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錄鬼簿續篇》對他的散曲創作評價很高,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德清三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31首,套數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

王和卿

王和卿 (元代)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屬河北省)人,生卒年字號不詳。《錄鬼簿》列爲"前輩名公",但各本稱呼不同,天一閣本稱爲"王和卿學士",孟稱舜本卻稱他爲"散人"。他與關漢卿是同時代人,而又比關漢卿早卒。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現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見於《太平樂府》、《陽春白雪》、《詞林摘豔》等集中。

吳西逸

吳西逸 (元代)

[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後在世)名、裏、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後在世。其散曲《自況》雲:“萬傾煙霞歸路,一川花草香車,利名場上我情疏。藍田堪種玉,魯海可操觚,東風供睡足。”可從中窺見其性情。散曲內容多寫自然景物、離愁別恨或個人的閒適生活,風格清麗疏淡。阿里西瑛作嬾雲窩成,自題殿前歡,西逸及貫雲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餘支。(見太平樂府)太和正音譜評爲“如空谷流泉。”

唐珙

唐珙 (元代)

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詩人,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其父南宋義士、詞人唐珏在至元中與林景熙收拾宋陵遺骨,重新安葬,並植冬青爲識。在鄉里以詩知名,但所作傳世不多。生平僅略見於《御選元詩》卷首《姓名爵裏》 、《元詩選補遺》小傳。

羅貫中

羅貫中 (元代)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演義》的作者。山西幷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虞集

虞集 (元代)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並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範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張鳴善

張鳴善 (元代)

張鳴善 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至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實的動亂與污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

鄭光祖

鄭光祖 (元代)

鄭光祖生於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薰陶,青年時期置身於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的主要活動在南方,成爲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

倪瓚

倪瓚 (元代)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爲“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王元鼎

王元鼎 (元代)

王元鼎:字裏,元成宗大德年間(公元1302年前後)在世,與阿魯威同時,官至翰林學士。

劉因

劉因 (元代)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駰,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衆,性不苟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爲“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藉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後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爲官,他以疾辭。死後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諡“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爲劉因建祠堂。

楊果

楊果 (元代)

楊果,[1195-1269]字正卿,號西庵,祈州蒲陰(今河北安國縣)人。生於金章宗承安二年(宋慶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進士第,官至參知政事,爲官以幹練廉潔著稱。卒,諡文獻。工文章,長於詞曲,著有《西庵集》。與元好問交好。其散曲作品內容多詠自然風光,曲辭華美,富於文采。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曲“如花柳芳妍”。

張雨

張雨 (元代)

張雨(1283~1350)元代詩文家,號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曾從虞集受學,博學多聞,善談名理。詩文、詩文、書法、繪畫,清新流麗,有晉、唐遺意。年二十棄家爲道士,居茅山,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睢景臣

睢景臣 (元代)

睢景臣是元代著名散曲、雜劇作家,江蘇揚州人,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最廣爲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還鄉》。

奧敦周卿

奧敦周卿 (元代)

奧敦周卿(生卒不詳),女真族人。似與白樸同時,元初人。字周卿,號竹庵。奧敦是女真姓氏。《全元散曲》存其小令2首。其先世仕金。父奧敦保和降元后,累立戰功,由萬戶遷至德興府元帥。周卿本人歷官懷孟路總管府判官、侍御史、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僉事。爲元散曲前期作家,與楊果、白樸有交往,相互酬唱。今存小令二首,套數三曲。《太和正音譜》列爲「詞林英傑。」

趙秉文

趙秉文 (元代)

趙秉文(1159~1232)金代學者、書法家。字周臣,號閒閒居士,晚年稱閒閒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進士,調安塞主簿。歷平定州刺史,爲政寬簡。累拜禮部尚書。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同修國史。歷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嘗一日廢書。能詩文,詩歌多寫自然景物,又工草書,所著有《閒閒老人滏水文集》。

王庭筠

王庭筠 (元代)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端,號黃華山主、黃華老人、黃華老子,別號雪溪。金代遼東人(今營口熊嶽),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進士,歷官州縣,仕至翰林修撰。文詞淵雅,字畫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詞作十六首,以幽峭綿渺見長。

揭傒斯

揭傒斯 (元代)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遊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後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爲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於史館,諡文安,著有《文安集》,爲文簡潔嚴整,爲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範梈同爲“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並稱“儒林四傑。”

阿魯威

阿魯威 (元代)

阿魯威(生卒年不詳),蒙古族人。字叔重,號東泉。曾任南劍太守、經筵官、參知政事。能詩,尤善長作散曲,今有幾十支散曲傳世,散見於《陽春白雪》、《樂府羣珠》等書。

舒頔

舒頔 (元代)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績溪,(今屬安徽省)人。擅長隸書,博學廣聞。曾任台州學正,後時艱不仕,隱居山中。入朝屢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終老於家。歸隱時曾結廬爲讀書舍,其書齋取名“貞素齋”。著有《貞素齋集》、《北莊遺稿》等。《新元史》有傳。

張翥

張翥 (元代)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遊蕩,後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爲國子助教。後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查德卿

查德卿 (元代)

[元](約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後在世)名、裏、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元仁宗延佑中前後在世。工曲,太平樂府中選錄甚多。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明·李開先評元人散曲,首推張可久、喬吉,次則舉及查德卿(見《閒居集》卷五《碎鄉小稿序》),可見其曲名較高。其散曲作品內容有弔古、抒懷、詠美人傷離情之類,風格典雅。

高明

高明 (元代)

高明(約1305~約1371) 元代戲曲家。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業於縣人黃溍時,成古典名劇《琵琶記》。元代戲曲作家。瑞安屬古永嘉郡,永嘉亦稱東嘉,故後人稱他爲高東嘉。他的長輩、兄弟均能詩擅文。他曾從名儒黃□遊,黃爲官清廉,並以至孝見稱。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師影響頗深。明代萬曆刻本《琵琶記》插圖高明青年時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進士,歷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高明爲官清明練達,曾審理四明冤獄,郡中稱爲神明。他能關心民間疾苦,不屈權勢,受到治下百姓愛戴,處州期滿離任時,百姓曾爲他立碑。

楊維楨

楊維楨 (元代)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爲“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爲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爲“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爲“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陳孚

陳孚 (元代)

陳孚(生卒年不詳),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人。宋慶曆間(1041~1048),嘗從郡守建陽宋貫之學。由是登第,鄉人慕之,始習進士業,瓊人舉進士自孚始。被祀爲瓊州府鄉賢。

貝瓊

貝瓊 (元代)

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別號清江。約生於元成宗大德初,卒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餘歲。貝瓊從楊維楨學詩,取其長而去其短;其詩論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寧、元豐諸家。文章衝融和雅,詩風溫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領袖一時。著有《中星考》、《清江貝先生集》、《清江稿》、《雲間集》等。

曹德

曹德 (元代)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縣)人。曾任衢州路吏,山東憲吏。後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錄〕)二曲譏諷權貴伯顏擅自專權,殺害剡王徹徹篤,鍛鍊諸獄,延及無辜。大書揭於五門之上,因此名聲大噪。

黃庚

黃庚 (元代)

黃庚,字星甫,號天台山人,天台(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爲詩文”。以遊幕和教館爲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餘。晚年曾自編其詩爲《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餘首。

明本

明本 (元代)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孫,號中峯,法號智覺,西天目山住持,錢塘(今杭州)人。明本從小喜歡佛事,稍通文墨就誦經不止,常伴燈誦到深夜。24歲赴天目山,受道於禪宗寺,白天勞作,夜晚孜孜不倦誦經學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賜號“廣慧禪師”,並賜諡“普應國師”。憩止處曰幻住山房。

楊載

楊載 (元代)

楊載(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詩人,與虞集、範梈、揭傒斯齊名,並稱爲“元詩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延祐二年進士,授承務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楊載文名頗大,文章以氣爲主,詩作含蓄,頗有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