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为古文,大家才七人。南渡遂萎苶,得貌遗厥神。有元运隆盛,大文兴崇仁。吴虞启先鞭,斯文绝复新。后劲得云林,如《国风》有《豳》。宋王拜下风,国史功不湮。偶然履橐橐,上嫌称老臣。御史乃希旨,元故臣宜摈。和州看余庙,于事犹轻尘。论者不复察,集矢何龂龂。岂知公出处,大节光霄旻。言事既激烈,邪闭善则陈。仓卒起田间,辞禄已五春。投井义不屈,存史情亦真。兴朝访故老,四国响然臻。聊因国史出,夙志将一伸。区区圭组荣,浮云谢天民。青田亦仕元,佐命持衡钧。松雪亦承旨,实宋天潢亲。不知持论者,比此何等伦。掩卷三叹息,流俗多顽嚚。
唐宋时期写作古文,杰出的大家仅有七人。
南渡之后就渐渐衰落,徒有其表而失去了内在精神。
到了元代运势隆盛,伟大的文学在崇仁兴起。
吴澄开启了先河,这文化传统得以断绝后又重新焕新。
后来出现倪云林,如同《国风》中有《豳风》。
宋濂让王祎甘拜下风,他对国史的功绩不会被湮没。
偶然脚步声响,皇上嫌他自称老臣。
御史就迎合旨意,认为元代旧臣应该被摒弃。
在和州看他的祠庙,在这件事上如同轻微的尘土。
议论的人不再仔细考察,集矢攻击为何如此激烈。
哪里知道他的出仕与退隐,伟大的节操如光耀霄汉。
进言议事既然如此激烈,邪僻被关闭而善举得以陈述。
仓促间从田间起身,辞去俸禄已经五个春秋。
投井表明他的义节不屈,保存历史的情怀也很真切。
新的朝代探访故旧老人,四方国家都纷纷响应。
姑且因为国史而出现,平素的志向将要得以伸展。
小小的官爵荣华,如浮云被有气节的人所舍弃。
青田的刘基也在元代出仕,辅佐帝王掌管政务。
赵孟頫也担任承旨,实际上他是宋朝宗室的亲属。
不知道那些发表议论的人,把这些相比较是怎样的等第。
合上书卷连连叹息,流俗之人大多愚昧而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