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902年—970年8月31日),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后唐同光四年(926年)进士及第。开宝三年(970年)卒,年六十九,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时人谓之为“神仙中人”。其所撰诗文颇多。有《韩熙载集》5卷、《格言》5卷等,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不惧权贵
韩熙载平生不惧权贵,性格诙谐,宋齐丘势盛时,自以为文章华美,盖世无双,好给人撰写碑志,而韩熙载因为八分书尤佳,所以每逢此类事,都由宋齐丘起草文字,而由韩熙载进行缮写。韩熙载每次承担此事时,都用纸塞住自己的鼻孔,有人询问何故?答曰:“文辞秽且臭。”韩熙载还有一个长处,就是喜好奖掖后进之士,因此时常有人投文求教,当遇到那些文字低劣的文章时,他遂令女伎点艾熏之。当见到求教者时,故意批评说:“怎么您的大作这么多艾气啊!”据载其出使中原时,有人问道:“江南人为何不食剥皮羊?”韩熙载回答说:“这是江南多产罗绮的缘故。”当时问者还没有弄懂其意,等到后来醒悟过来,韩熙载已经离去多日了。原来当时南吴国君主姓杨,北方后周君主姓郭,故后周人以“剥皮羊”为喻:你们南吴国为何不杀姓杨的国君?这和当时吴越国人以砍柳树隐喻“斫杨头”来咒骂南吴国君的行径如出一辙。韩熙载以“罗纨”为喻,暗射“裹丝”两字,谐音“郭死”,刻骨而不露。
陶谷赠词
后周年间,陶谷出使江南。他容色凛然,不苟言笑。南唐宰相韩熙载对亲友道:“陶谷并非端介君子,我有办法让他原形毕露。”他让歌妓秦弱兰扮作驿卒之女,旧衣竹钗,每天早晚在馆驿中洒扫庭院,果然引诱了陶谷。陶谷赠送艳词《春光好》,词云:“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数日后,南唐中主李璟在澄心堂设宴招待陶谷。陶谷岸然危坐,作矜持状。李璟便将秦弱兰唤到席间,命她演唱《春光好》。陶谷羞惭之下捧腹大笑,连酌连饮,最后醉倒狂吐。南唐君臣都对他鄙薄不已,在他回国之时只派几个小吏在郊外设薄宴相送。当陶谷回到京师汴梁,《春光好》之词早已传遍朝野,而他也因这一外交桃色丑闻始终不得重用。关于此事,宋人周所撰的《清波杂志》认为可能不实。尽管如此,由于这则故事颇能反映韩熙载为人处事的风格。
夜宴图
韩熙载因是北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李煜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为逃避李煜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即名为《韩熙载夜宴图》。
画中的主要人物为韩熙载,画中的其他人物也大多真有其人,如状元郎粲、和尚德明等,都是韩熙载的常客。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正是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夜宴图》采用了中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家世
先祖韩延之,东晋末曾任征西从事,为避乱定居昌黎。
曾祖韩均,官至太仆卿。
祖父韩殷,官至侍御史。
父亲韩光嗣,官至秘书少监、淄青观察支使、平卢军节度副使。
妻妾
正妻李氏,封陇西县君。
继室蒋氏,封北海县君。
子辈
长子韩畴,官至奉礼郎,早卒。
次子韩伉,曾任校书郎。
三子韩佩,生平不详。
四子韩份,生平不详。
五子韩俨,生平不详。
六子韩侹,生平不详。
七子韩俦,生平不详。
八子韩俛,生平不详。
女儿四人——韩熙载有女四人,有的婚配公族子弟,有的出家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