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卿,元代雜劇作家。太原人。生卒年不詳,僅知與紀君祥、鄭廷玉同時。曾任縣丞。著有雜劇10種,現存《說?諸伍員吹簫》。《月明和尚度柳翠》一劇在《元曲選》等刊本中均未題作者,疑即李壽卿《月明三度臨歧柳》。
(1262—1334)臨川人,字履常。學行純篤,善爲文,事母孝。憲司屢闢,皆不就。家居教授,一以孝弟忠信爲本,聞者油然感悟。郡中有聲者皆出其門。士子至郡者必來見,長吏之賢者必造訪。
亦作天福,除員外郎、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府判。生卒年不詳。元·鍾嗣成《錄鬼簿》將其列於“前輩 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之列。明·賈 仲明在馬致遠的弔詞裏把他與馬致遠、關漢卿、白樸 等人相提並論。馬、關、白都是雜劇蒙元時期的作家, 故莊一拂在《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中言庾氏於“元憲 宗元年前後在世” 。
鄧玉賓,[元](約公元一二九四年前後在世)名、裏、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末前後在世,工散曲。《全元散曲》收他小令四首。官同知,散見太平樂府及北宮詞記中。元代諸多文人詞家始於仕而終於道,信道慕仙,是爲時尚,鄧玉賓亦然。自謂"不如將萬古煙霞赴一簪,俯仰無慚"。(鄧玉賓〔南昌·一枝花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幽谷芳蘭"。其曲格調清麗雅緻,耐人咀嚼。
商衟,字正叔,一作政叔。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出身於簪纓世家。先祖本姓殷,因避宋宣帝趙弘殷諱,改姓商。父錫,因正叔兄仕金顯貴,封朝大夫。與元好問有通家之好,交誼頗厚。好問有《隴山行役圖》詩二首,記正叔漂泊生涯及二人友誼,中有“隴阪經行十遇春”之句,說明他往來東西,客居秦隴之地甚久。好問《曹南商氏千秋錄》又說他“滑稽豪俠,有古人風”。正叔好詞曲,善繪畫,曾改編南宋初年藝人張五牛所作《雙漸小卿諸宮調》,爲青樓名妓趙真真、楊玉娥所傳唱,今已不傳。又曾爲名妓張怡雲繪"怡雲圖"。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朝霞散彩"。
(1242—1322)元燕人,字貢父。少好學。世祖時,以薦闢中書左三部會史。累知南陽府,使安南,其君遣遺愛奉表從曾入獻方物。歷淮安路總管,復使安南,還,進所與陳日焌往復議事書,帝大悅,解衣賜之。仁宗時,官至集賢侍講學士,國有大政,必命曾與議之。晚年寓居淮南,日以書史自娛。
(1275—1335)元大寧路人,字叔能。泰定帝泰定初官紹興路總管,轉兩浙鹽運使,減鹽引以蘇民困。累遷南臺治書侍御史,以正綱紀自任。召爲吏部尚書,中道墜馬,養疾吳中,順帝元統初起爲江浙參政,尋致仕卒。
(1305—1364)元崑山人,字羲仲,號東郭生,又號野翁。少從衛培學,工詩,尤精於《易》。以豪傑自負。嘗獻策張士誠,不用,歸耕婁上。老得訓導官,與時忤,偃蹇以終。有《雪履齋筆記》、《林外野言》。
(公元一二七九年至一三三八年)字子翬,號菊潭,先爲隆安人,後徙順陽。生於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卒於惠宗至元四年,年六十歲。勤於學。隱居不仕,學行爲州里所敬。大德末,因薦授襄陽縣教諭。文宗時,以書信拜見王約,王約看後對他的才能非常讚賞,就讓他署任郡學正。此後又把他推薦到中書省,提升他任翰林國史院編修官。
李伯瞻[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後在世)名不詳,號熙恰,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元仁宗 延佑末前後在世。與趙顯宏、孫周卿同時。工散曲。所作省悟殿前歡七支,今猶存。被《太和正音譜》列爲“詞林英傑”。
孫華孫(?―1358),又名孫華,字元實,號果育老人。傳見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八二。《大雅集》輯錄其詩14首,《元詩選(補遺)》錄其詩15首。《全元文》收其文2篇。當時人認爲“其所爲詩歌,流麗清遠,意出天巧,絕類王維、孟浩然”。《列朝詩集•小傳》等均以爲“永嘉人,僑居華亭”。然查閱貢師泰《玩齋集》、《孫元實墓誌銘》,華似爲孫父移居松江後纔出生。存疑。
(1268—1350)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呂止庵,別有呂止軒,疑即一人。生卒、經歷不詳。散曲作品內容感時悲秋,自傷落拓不遇,間有興亡之感,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遺民。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晴霞結綺"。以後庭花十首得盛名。今存北詞譜及陽春白雪中。所做散曲作品現存小令三十三首,套數四套。
智一名榮智,字睿夫,一字惠夫,其先嘉定州人。父晟,遷崑山。兄信字實夫,時齊名,稱二瞿先生。智嗜學明《易》,至正間,憲司試闢後青龍鎮學教諭,攝紹興府錄判,尋棄官去。睿夫博雅能詩,以書法鉤勒蘭花,筆致妙絕。時寓華亭,所居有通波閣。與黃晉卿、段吉甫、李季和、成原常、張伯雨諸君友善。
張弘範(1238年—1280年),字仲疇,易州定興人,元朝初期重要將領,名將張柔第九子,曾參加過襄陽之戰,後跟隨元帥伯顏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曾擊敗南宋將領文天祥與張世傑,官居江東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時年四十三歲。元世祖贈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予諡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諡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贈“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予諡獻武。
汪元亨(生卒不詳),元代文學家。字協貞,號雲林,別號臨川佚老,饒州(今江西鄱陽)人元至正間出仕浙江省掾,後遷居常熟官至尚書。所作雜劇有三種,今皆不傳。《錄鬼簿續篇》說他有《歸田錄》一百篇行世,見重於人。現存小令恰一百首,中題名「警世」者二十首,題作《歸田》者八十首。他生當元末明初亂世,從今存散曲內容看,多警世嘆時之作,吟詠歸田隱逸生活。在藝術上,其散曲風格豪放,語言質樸,善用排比,一氣貫注:有些則瀟灑典雅,情味濃郁,互文比喻,耐人尋味。
柯丹邱,生平不詳。僅明代張大復《寒山堂曲譜》 卷前的《譜選古今散曲傳奇集總目》中,在《荊釵記》劇下, 注稱作者爲“吳門學究敬先書會柯丹邱”。由此知柯氏爲蘇州人,大概是書會中的職業劇作家。
宮天挺(約1260——約1330), 元代雜劇作家。字大用,大名開州(今河南濮陽縣)人,他與鍾嗣成父爲莫逆交,嗣成小時,常隨父拜訪,見其吟詠、文章筆力人莫能敵。關於他的生平,鍾嗣成著《錄鬼簿》說:“學官,除釣臺書院山水,爲權民中,事獲辨明,亦不見用,卒於常州。”
(1575—1641)黃州府麻城人,字彬父,號長公、信天居士。梅國禎侄。能騎射。萬曆三十二年進士。由庶吉士遷吏科給事中。崇禎初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有靖邊功。清兵入關,奉詔入衛。至京後期,溫體仁以舊怨令落職候勘。後得復官,但終不召。
(?—1335)元福寧人,字元俞,自號本齋。世祖時以父蔭,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後歷仕四十餘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有詩集。
元明間福建閩縣人,字朝宗。元季以學行稱,因世亂絕意仕進。洪武初守臣欲薦諸朝,力辭免。既而徵詣史局,亦辭。嘗著《書禍》,謂楊、墨、釋、老、管、商、申、韓及稗官野乘、支詞豔說,均宜禁絕。又有《聞過齋集》。
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誠夫,大都人。生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於惠宗元統二年,年五十四歲。自幼穎拔。稍長,讀書窮日夜,句探字索,必通貫乃已。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策士,賜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除監察御史,以敢言稱。
劉唐卿,[約公元一二七九年前後在世]名不詳,太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中前後在世。爲皮貨所提舉,善樂府,曾於集賢大學士王彥博(王約)右丞席上詠,“博山銅細嫋香風”曲(見陽春白雪中,但署牧庵作)唐卿作有蔡順摘譫養母李三娘,麻地棒印二劇,(錄鬼簿)均巳佚。所作雜劇今存《降桑椹蔡順奉母》,極平凡,並不似其小令那樣精彩。另有佚劇《李三娘麻地捧印》。據《寒山堂曲譜》注,著名的南戲《劉知遠白兔記》爲"劉唐卿改過",待考。
景元啓,元代散曲作家,約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後在世(吳梅、王易、虞冀野均疑爲即景元啓)名、裏、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中前後在世。工作曲,有得勝令等小令,存太平樂府及陽春白雪中。所作散曲今存小令十五首,套數一套。
孫周卿[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後在世)名不詳,古邠(今陝西旬邑縣東北)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後在世。生平不詳。孫楷第《元曲家考略》謂“邠”乃“汴”之誤,則雲其河南開封市人。曾客遊湘南、巴丘。有女蕙蘭,工詩,嫁詩人傅若金,早卒。
祁字京叔,渾源人。弱冠舉金進士,廷試失意,即閉戶讀書。凡七年而歿,年四十八。京叔好三蘇文,爲學能自刻厲,文章議論,粹然一出於正。有《神川遁士集》二十卷、《處言》四十三篇、《歸潛志》三卷。
[元]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佑末前後在世(即約1320年前後在世)。字均澤,(一作君澤)號九山,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佑末前後在世。以杭州路吏,遷平江。德潤工作曲,太和正音譜評爲“如雪中喬木。”嘗自刊九山樂府、詩隱二集《錄鬼簿》傳世。北宮詞紀、太平樂府中收載他的散曲不少。
杜仁杰(約1201—1282年),原名之元,又名徵,字仲梁,號善夫(“夫”也作“甫”),又號止軒。濟南長清 (今屬山東濟南市)人。元代散曲家。《錄鬼簿》把他列入“前輩已死名公。”他由金入元,金朝正大中與麻革、張澄隱居內鄉山中。元初,屢被徵召不出。性善謔,才學宏博。平生與元好問相契,有詩文相酬。元好問曾兩次向耶律楚材推薦,但他都“表謝不起,”沒有出仕。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閩海道廉訪使,由於子貴,他死後得贈翰林承旨、資善大夫,諡號文穆。
(1266—1341)元紹興人,字明善。博綜羣籍,尤邃於性理之學。爲文博達俊偉,自成一家。居家教授,受業者甚衆。巷夫街叟,童稚廝役,鹹稱爲韓先生。憲府嘗舉爲教官,不赴。卒諡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