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吳正治

吳正治 (清代)

(1618—1691)湖北漢陽人,字當世,號賡庵。順治六年進士。歷南昌道、陝西按察使,擢刑部侍郎。康熙初,爲因奏銷案被囚的江南儒生力爭公道,二百餘人均得釋放。後任督捕侍郎,除逃人株連鄰里之例。官至武英殿大學士。諡文僖。

程敦臨

程敦臨 (宋代)

程敦臨,眉山(今屬四川)人。徽宗政和間進士(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爲陝西等路買馬監牧司管幹文字(《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二)。高宗紹興十七年(一一四七),由通判瀘州轉利州路轉運判官。二十四年,爲荊湖北路轉運判官。三十年,知夔州。

梅灝

梅灝 (宋代)

梅灝,字子明,蘇州(今屬江蘇)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八○)。元豐二年(一○七九)以杭州州學教授擢國子監直講(同上書卷三○一)。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爲祕閣校理。求便親養,出爲杭州通判。紹聖間知太平州(清康熙《太平府志》卷一四)。元符二年(一○九九)以元祐黨人罷館職。

王餘佑

王餘佑 (清代)

王餘佑,字介祺,一字申之,直隸新城人。明諸生。有《五公山人集》。

劉丹

劉丹 (宋代)

劉丹,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爲殿中侍御史。事見《宋會要輯稿》刑法五之一六。

蘇隨

蘇隨 (宋代)

泉州晉江人,號紫雲先生。仁宗嘉祐二年進士。歷博羅令,棄官歸裏。葆神練氣,不與俗接。後端坐而卒。

白衣保

白衣保 (清代)

白衣保,字命之,號鶴亭,滿洲旗人。官荊州參領。

黃爵滋

黃爵滋 (清代)

黃爵滋(1793(癸丑年)—1853)清代官吏、詩人。字德成,號樹齋。撫州宜黃縣城人。官至禮、刑二部侍郎。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當黃爵滋初入仕途時,鴉片流毒正肆無忌憚地吞噬着清王朝積弱的軀體。閉關鎖國政策的推行,使這個“天朝上國”妄自尊大、因循守舊,舉國孤陋寡聞,陶醉於“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的無知狀態。剛剛邁進而立之年的黃爵滋不禁一聲嘆息。積極倡導禁菸的先驅者之一,與林則徐、鄧廷楨等均爲禁菸名臣。

徐光溥

徐光溥 (唐代)

生卒年不詳。溥,一作浦。蜀(今四川)人。初仕後蜀高祖孟知祥爲觀察判官。長興初,曾上疏請孟知祥行墨制。明德元年(934),擢爲翰林學士。後主時,兼兵部侍郎。廣政十一年(948),拜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與李昊並同平章事。爲李昊等所疾,每議事,輒熟睡避之,時號“睡相”。同年因以豔詞挑前蜀安康長公主,罷相守本官。生平見《蜀檮杌》卷下、《資治通鑑》卷二八八、《十國春秋》本傳。光溥有辯才,博學善詩歌。《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詩續拾》補缺1首。

淨顯

淨顯 (唐代)

五代時洛陽首座沙門。事蹟見《五代名畫補遺》。《全五代詩》卷一六雲於後漢初卒,未詳所據。《全唐詩》存詩1首。

劉大白

劉大白 (近代)

劉大白(1880-1932),原名金慶棪,後改姓劉,名靖裔,字大白,別號白屋。浙江紹興人。五四運動前就開始寫白話詩,是新詩的倡導者之一。 有《白屋遺詞》。

錢元煌

錢元煌 (清代)

錢元煌,清鳳山縣生員。 其餘生平不詳。

宋沂

宋沂 (元代)

元清江人,字子與。由藝文監掾遷贛州從事,除常山縣尹。有《春詠亭稿》。

李兟

李兟 (宋代)

李兟(一○三六~一○九三),字世京,濟州金鄉(今屬山東)人。以父蔭補太廟室長,授大名府元城主簿。調泰州司法參軍,遷開封府中牟縣尉,改南京留守府司錄參軍。通判徐州、兗州,攝知濟南府,官終朝散郎、知成州。哲宗元祐八年卒,年五十八。事見宋李昭玘《樂靜集》卷二八《成州使君李公墓誌銘》。

梁梓

梁梓 (明代)

梁梓,號星伯。德慶州人。明思宗崇禎十四年(一六四一)貢生。事母孝謹。產業任弟先取。樂濟急難。州牧送匾以獎其忠孝。清光緒《德慶州志》卷一一有傳。

何藗

何藗 (宋代)

何藗,字子薦。薳仲兄,寓居餘杭。早逝。事見《春渚紀聞》卷七。

鄭顥

鄭顥 (唐代)

鄭顥,字奉正,唐朝的滎陽(今河南鄭州境內)人。後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生年不詳,卒於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鄭顥在京城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考中狀元。鄭顥爲唐憲宗宰相鄭絪之孫。登第後任右拾遺,詔授銀青光祿大夫。宣宗三年(公元849年)充翰林學士。宣宗爲萬壽公主招婿,白居易的堂弟、當朝宰相白敏中薦舉鄭顥,其時鄭已赴婚楚州(今江蘇淮安),將娶盧氏。已行至鄭州,爲白敏中所發堂帖追回,宣宗爲其完婚,拜駙馬都尉,又提爲中書舍人、禮部侍郎,但鄭又懷念盧氏女,深恨白敏中,後常於宣宗前告白的狀。宣宗皆不以爲然。

陽枋

陽枋 (宋代)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史樸

史樸 (清代)

(?—1878)直隸遵化州人,字蘭畦。以進士官知縣,歷廣東惠來、乳源、南海,晉羅定知州,擢知府。善治盜,所至有績。光緒間,累官鹽運使。

劉汝藻

劉汝藻 (清代)

劉汝藻,武進人。大學士,諡文恪於義曾女孫,無錫楊陛菼室,丹徒訓導紹基母。有《筠心閣詩集》。

汪端

汪端 (清代)

(1793—1838)浙江錢塘人,字允莊,號小韞。湖北候補同知陳裴之之妻。幼即能詩,熟於史事典故,喜高啓、吳偉業詩。選明詩初、二兩集,有《自然好學齋集》。

釋悟新

釋悟新 (宋代)

釋悟新(一○四三~一一一四),俗姓黃,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初謁棲賢秀鐵,自號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晚遷黃龍。爲南嶽下十三世,黃龍心禪師法嗣。徽宗政和四年卒,年七十二(《釋氏疑年錄》轉引《五燈全書》卷三八)。《五燈會元》卷一七、《補禪林僧寶傳》有傳。

蔣信

蔣信 (近代)

蔣信(1483—1559)明學者、學官。字卿實,號道林,人稱正學先生。常德(今屬湖南)人。 嘉靖進士。授戶部主事,轉兵部員外郎,後任四川水利僉事,升貴州提學副使。其學重踐履,不事虛談。認爲“宇宙只是一氣”,“凡言命、言 道、言誠、言極、言仁,皆指氣而言”。指斥先儒之‘牲是理,理無不善” 說,是“氣質外別尋理”。強調“心是人之神氣之精靈知覺者”,爲學“不 當於心外更求知”,只要保持“赤子之心長在”,“便自會生聰明睿智,日 漸成熟,便自由善信而美大,美大而神聖。克到萬物一體至極”。著有《桃岡日錄》,合著有《新泉向辨錄》。

邢羣

邢羣 (唐代)

唐人,字渙思。武宗會昌間自戶部員外郎刺處州。政尚嚴明,刑清事簡,束縛黠吏,撫輯良民,吏人畏之。去之日,民泣送於途。

蔣延鋐

蔣延鋐 (清代)

字律先,江南吳縣人。諸生。著有《半關詩集》。○半關嗜義山詩,不喜老杜,不知義山詩正從老杜出也。茲錄其有神韻三章,得義山之一體者。

林烈

林烈 (明代)

明福建福州人。有《鄉射禮儀節》。

德月

德月 (清代)

德月,泰州人,原名蕙,字玉潔,號雪巒,葵女弟。

米都知

米都知 (唐代)

五代末至宋初時伶人。所作“小旗村店酒,微雨野塘花”二句,後周世宗時樞密使王樸甚爲稱賞。先後供奉三朝,達40年之久,至宋太宗時猶在世,補闕梁周翰曾贈其詩。事蹟見《南部新書》卷癸。《全唐詩》存詩2句。

顧玫

顧玫 (清代)

顧玫,字本玉,號花間散人,無錫人,先洞陽公五世孫。工詩,年七十三卒。

高得心

高得心 (宋代)

高得心,瑞安(今屬浙江)人(《東甌詩存》卷八)。

汪新

汪新 (清代)

(1726—1798)浙江仁和人,字又新,號芍陂。乾隆二十二年進士,由編修累遷掌印給事中。三十五年,提督福建學政。嘉慶初,官至湖北巡撫,參與鎮壓白蓮教起義,卒于軍營。諡勤僖。

常慧

常慧 (明代)

常慧(1557-1643),明末江西建昌雲居山真如寺僧,曹洞宗三十二世高僧。諸緣洪斷禪師法嗣。字味白,號龜山,俗姓胡,南昌(今屬江西)人。世稱常慧味白禪師。年十五出家,旋受戒。奉師命廣參博採,道行日進。公元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上雲居山謁洪斷禪師,留侍左右,得法爲嗣。於重建真如禪寺立有大功。公元1612年(萬曆四十年)洪斷禪師退歸燕京,乃奉命率徒守祗樹堂。未久真如常住敦請出任住持。在任二十餘年,維護道場,頗歷艱辛。公元1637年(崇禎十年),仍退守祇樹堂,課徒訓孫,克己修行。學識淵博,儒釋兼通,工詩善文,長於言辯,德才均堪稱同代僧俗師表。

王鳴盛

王鳴盛 (清代)

(1722—1798)清江蘇嘉定人,字鳳喈,號西莊,又號禮堂、西沚。乾隆十九年進士。自編修歷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以事降爲光祿寺卿。南還居蘇州三十年,卒於嘉慶二年十二月。工詩文,精史學,亦通經學。有《尚書後案》、《蛾術編》、《十七史商榷》、《耕養齋集》、《西慶始存稿》、《西沚居士集》。

謝方琦

謝方琦 (清代)

江蘇宜興人,字應雲。康熙三十五年舉人。與弟皆能詩,曾刻《詠雪亭唱和詩》。有《東墅集》。

釋辯

釋辯 (宋代)

釋辯,住筠州洞山寺。爲南嶽下十四世,法雲杲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

王謹言

王謹言 (宋代)

王謹言(一○一一~?),字不疑,洛陽(今屬河南)人,益恭子(《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一)。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官駕部郎中(同上書)。以司農少卿致仕。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參與洛陽耆英會,時年七十二。

蕭立之

蕭立之 (宋代)

蕭立之(一二○三~?)(生年據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試筆……》“年似渭濱人樣子”、“記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號冰崖,寧都(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進士。歷知南城縣,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歸隱。有《冰崖詩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孫敏輯刊《冰崖公詩拾遺》三卷。事見本集末附蕭敏《識後》,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九有傳。 蕭立之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爲底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萬秋期

萬秋期 (清代)

萬秋期,字孝枚,號拾樗,荊溪(今宜興)人,監生。有《紅杏樓詩集》

歸子慕

歸子慕 (明代)

歸子慕(1563~1606)字季思,號陶庵,學者稱清遠先生,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屬江蘇)人。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卒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年四十四歲。散文大家歸有光第五子。歸有光有六子,子慕爲歸有光五十八歲時所生,幼有文行,清真靜好,萬曆十九年(1591)舉人。再試禮部不第,屏居江村,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最友善。所居陶庵,槿牆茅屋,詩歌以爲樂。卒後,巡按御史祁彪佳請於朝,贈翰林待詔 [2] 。子慕著有《陶園集》四卷,《明史藝文志》傳於世。

陳淑英

陳淑英 (清代)

陳淑英,字德卿,莆田人,同縣諸生翁煥室,兆蘭、兆熊母。有《竹素園詩集》。

陸韜

陸韜 (清代)

字亦岸,浙江山陰人。

韋堅

韋堅 (唐代)

(?—746)京兆萬年人,字子全。以中表貴盛,故早從官敘。玄宗開元二十五年爲長安令,以幹練聞。見宇文融等以勾剝財物爭行進奉而致恩顧,堅乃以轉運江淮租賦,所在置吏督察,歲益鉅萬,玄宗以爲能。天寶初,擢爲陝郡太守、水陸轉運使。嘗於咸陽附近渭水旁作漕渠,又穿廣運潭以通舟楫,便於漕運。進兼江淮南租庸轉運處置等使,尋又拜守刑部尚書。李林甫恐堅入爲相,乃與心腹構成其罪,貶縉雲太守,又貶江夏員外別駕。後長流嶺南,使監察御史羅希奭逐而殺之。

李楷

李楷 (清代)

清陝西朝邑人,字叔則,一字岸翁,人稱河濱夫子。舉人。官寶應知縣。善作賦,爲錢謙益所稱賞。康熙初督修《陝西通志》。有《河濱全集》。

關捷先

關捷先 (明代)

關捷先,字寧後,一字蓬石。南海人。明思宗崇禎七年(一六三四)進士,官吏部文選司郎中。著有《錦亭》、《大社》、《青原》、《大社經正》、《錄竹樵合草》、《醉夢續吟》、《雲遊》、《雲隨》、《樵餘》諸草行世。《明史》卷二七八、清黃登《嶺南五朝詩選》卷六有傳。

李一夔

李一夔 (明代)

李一夔,字應教,號毅軒。東莞人。德修子。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貢生。官海豐、瓊山訓導。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一二、民國《東莞縣誌》卷四五有傳。

時瀾

時瀾 (宋代)

(1156—1222)婺州蘭溪人,字子瀾,號南堂拙叟。孝宗淳熙八年進士。累官朝散郎、通判台州。與兄時沄同師呂祖謙。祖謙輯《書說》,未畢而卒,瀾續成之。有《南堂集》。

李正辭

李正辭 (唐代)

李正辭[唐],憲宗時人。工正書,元和八年(八一三)嘗書唐華州後閣記。

邱一中

邱一中 (宋代)

邱一中,字履常,蘭溪(今屬浙江)人。仕至武學博士,嘗添差通判江州。事見明萬曆《蘭溪縣誌》卷四。

陳帝臣

陳帝臣 (元代)

(1541—1617) 明福建連江人,字季立,號一齋,又號溫麻山農。萬曆時以諸生從軍,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遊擊將軍,居薊鎮十年。大猷死,戚繼光罷。見事不可爲,致仕歸,仍爲老書生。第精音韻訓詁。所居世善堂,藏書極富。嘗遊五嶽兩粵,有《寄心集》、《五嶽兩粵遊草》、《毛詩古音考》和《屈宋古音義》等。

釋法泰

釋法泰 (宋代)

釋法泰,號佛性,俗姓李,漢州(今四川廣漢)人。住鼎之德山,邵之西湖及谷山道吾,敕居潭州大潙。爲南嶽下十五世,圓悟克勤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四、《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七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