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昂,字衡仲,號鶴江,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正德丁卯(1507年)領鄉薦第二,。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進士第三。除編修,歷官禮部左侍郎兼翰林侍講、翰林學士兼詹事。踢尚書。於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病逝,卒葬淮安城南包家園,有《頤貞堂稿》。賜祭葬如例,贈禮部尚書。
(1254—1331)元奉元路人,字寬甫,號矩庵。同繼先子。年十三,以《書經》魁鄉校。領奉元魯齋書院山長,來學者千數。泰定帝時,拜集賢侍讀學士,以老疾辭。卒諡文貞。有《矩庵集》。
王鎔(873~921),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國初期趙國的君主。王鎔是成德節度使王景崇的兒子,882年,王景崇去世,王鎔繼位爲成德節度使。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封王鎔爲趙王。921年,趙國發生兵變,王鎔被殺。
林薦(一六〇一—一六四七),字習修。東莞人。培之孫。諸生。其門人張家玉從明唐王於閩,薦薦,不赴。家玉創立武興營,授薦推官。清陷閩粵,家玉謀起兵,薦勉勵之,遂同兵圖興復,終爲清兵所執,慷慨就義。著有《研露臺集》。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五有傳。
(1645—1718)江蘇寶應人,字方若,號樓村。積學嗜古,爲諸生即有盛名。年近六十始中舉,康熙四十二年進士第一,授修撰。五十二年,遭江南科場案牽連,久之始白。工詩,宋犖選其詩入《江左十五子詩選》。有《樓村集》。
(1791—1863)浙江嘉興人,字輔宜,號警石。以廩貢生官海寧州學訓導。一生專事校勘,自經史百氏下逮唐、宋以來詩文集,靡不博校。從兄錢儀吉字衍石,世有嘉興二石之稱。有《曝書雜誌》、《甘泉鄉人稿》。
丁黼,南宋石埭(安徽省石臺縣)人。淳熙十四(1187)進士,初授崇德縣尉,轉升州錄事參軍,後任餘杭知縣,遷太僕寺簿。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三年(1236)元軍逼近成都,時城內兵不足七百人,丁黼多次上疏告急,又遣子赴京求援,然援軍未至,丁二次出城應戰,說:“我職責就是鎮守疆土。”終因寡不敵衆,被元軍包圍,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賜光祿大夫、顯謨閣學士。後又加封銀青光祿大夫,賜諡號“恭慰”,並束力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
(?—1215)宋溫州永嘉人,字肖望,一作少望,世稱岷隱先生。孝宗淳熙五年,別頭省試第一。歷太學博士,奏請於兩淮立農官,以爲救農之策。累遷太子詹事兼祕書監,奉太子趙詢之命,類《易》、《春秋》、《資治通鑑》等書,各爲說以進。權工部尚書,以龍圖閣學士致仕。卒諡文端。有《石鼓論語問答》、《春秋講義》、《續呂氏家塾讀詩記》等。
黃櫱禪師(?-855)與黃檗(音bò)、黃櫱指的同一人。身長七尺,相貌壯嚴,額間隆起如珠;聲音朗潤,意志街澹,聰慧利達,精通內學,廣修夕陣,時人稱之爲黃檗希運。黃櫱禪師是唐時福建福清僧人,幼年在本州黃檗山出家。百丈法嗣亦參證於南泉,後於洪州黃檗山大弘禪法,有《傳心法要》《宛陵錄》等傳世,堪爲一代宗門大匠。
徐安國(1892—1960) 宿遷人。徐州評詞名演員。18歲隨蘇北大鼓藝人張紹聘學藝,後改說評詞。民國初年,成爲蘇北書壇“八大將”之一。看家書目爲《七俠五義》、《小五義》。他說書語言詼諧幽默,長於表演。《小五義》中的主人公徐良被他說演得活靈活現,聽衆譽他爲“活徐良”。徐安國爲人剛直不阿。徐安國颱風正派,演出冬穿長袍,夏穿大褂,一絲不苟。晚年說書仍聲若洪鐘。
釋祖心(一○二五~一一○○),號晦堂,俗姓鄔,南雄始興(今屬廣東)人。爲南嶽下十二世,黃龍南禪師法嗣。年十九出家,初依龍山寺沙門惠全,後謁雲峯悅禪師,留止三年,往依黃檗南公。後繼席黃龍。哲宗元符三年卒,年七十六。賜號寶覺。《五燈會元》卷一七、《禪林僧寶傳》卷二三有傳。今錄詩四首。
釋宗演(釈宗演,Soyen Shaku,1859~1919),若狹(福井縣)人,日本臨濟宗僧。大正八年病逝,享年六十一。若狹(福井縣)人。字洪嶽,號楞伽窟、小廝子、不可往子。幼名常次郎。十二歲從越溪守謙出家,改名宗演。曾任圓覺寺派管長、臨濟宗大學(現花園大學)校長等職,並曾代表出席芝加哥萬國宗教者大會。會後,歷訪歐美諸國,並遊化朝鮮、臺灣等地。大正八年病逝,享年六十一。著有《西遊日記》三卷、《楞伽漫錄》十九卷、《歐文說法集》等。嗣法門人有間宮英宗、寶嶽慈興、太田常正等,此外,夏目漱石、鈴木大拙等人亦深受其影響。
平江路人,字友仁,號硯北生。善詩,尤長五律,兼工隸楷,又博鑑古物,凡鐘鼎銘刻法書名畫,皆有精識。柯九思、虞集交薦於朝,未及用而歸吳。闢室名“志雅齋”,置古今名集圖史,客至煮茗清談不倦。有《硯史》、《墨史》、《硯北雜誌》等。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號盧溪。徽宗政和八年進士。爲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紹興中,胡銓上疏乞斬秦檜等,謫新州,庭圭獨以詩送行。紹興十九年,坐訕謗編管辰州。檜死,許自便。孝宗即位,除國子監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閣。博學兼通,工詩,尤精於《易》。有《盧溪集》、《易解》、《滄海遺珠》等。
明末清初浙江錢塘人,字梯霞。少與兄陸圻、陸培爲復社名士,稱“陸氏三龍門”。與陳子龍友善,以經濟、文章自任。明亡,隱於河渚,以佃漁爲食。授徒從遊者如市。有《白鳳樓集》。年八十三卒。
何龍禎,字卜熙,號勝虛。新會人。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進士。初授鎮江府儒學教授,轉學正。尋轉工部虞衡清吏司員外郎,出守贛州、鳳翔兩府知府,累升雲南按察司副使兵巡洱海道,尋升太僕寺少卿。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有傳。
(1692—1778)江蘇金壇人,字公度,號梧岡。乾隆二年進士。官淮安府教授。好禪,持長齋。工書法,善畫樹石蘭竹,作詩不多,常有新意。有《西青散記》、《華陽散稿》、《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