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吳坤修

吳坤修 (清代)

(1816—1872)清江西新建人,字竹莊。捐納從九品,分發湖南。咸豐間爲湘軍水師司軍械。旋領新募“彪字營”,轉戰贛、皖。同治間官至安徽布政使、署巡撫。曾刊《半畝園叢書》。有《三恥齋詩集》。

陳叔度

陳叔度 (宋代)

陳叔度,慶州(今甘肅慶陽)人(《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二六)。仁宗慶曆四年(一○四四),爲虢州推官、監環州入中(同上書卷一四六)。

劉鴻庚

劉鴻庚 (清代)

劉鴻庚,字西垣,浙江山陰人。道光辛巳舉人,官漢陽知縣。殉難,贈知府銜。有《青藜閣詩鈔》。

汪晫

汪晫 (宋代)

(1162—1237)徽州績溪人,字處微。幼喪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寧宗開禧中曾遊京師,後棲隱山中,結廬名環谷。郡守聞其博學多通,欲見之,以編氓辭。卒,門人私諡康範先生。嘗輯《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有《康範詩集》。

元季川

元季川 (唐代)

生卒年不詳。一雲名融。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陽),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後移居魯山(今屬河南)。元結從弟。天寶中從元結學於商餘山。生平散見元結《篋中集序》、《唐詩紀事》卷三二、《唐才子傳》卷三《張衆甫傳》。孫望撰《篋中集作者事輯》有元季川條。季川與於逖、趙微明等人俱爲山巔水涯苦學貞士,詠吟性靈,多寫隱逸生活,質樸淡泊,爲元結所重,選其詩4首入《篋中集》。

李晏

李晏 (元代)

(1123—1197)金澤州高平人,字致美。熙宗皇統六年進士。調岳陽丞。世宗即位,召爲翰林直學士、遷侍講學士,兼御史中丞,奏免二稅戶爲良者六百餘人。官終昭義軍節度使。卒諡文簡。

查嗣瑮

查嗣瑮 (清代)

(1652—1733,一作1653—1734) 清浙江海寧人,字德尹,號查浦。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官至侍講。以弟查嗣庭文字獄事謫戍陝西,死於戍所。詩比兄查慎行較遜,而亦有可觀。有《查浦詩鈔》、《查浦輯聞》等。

劉木

劉木 (宋代)

劉木,字大有,瑞安(今屬浙江)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進士(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八)。官知處州(《宋詩拾遺》卷二一)。今錄詩二首。

陳守鑌

陳守鑌 (明代)

陳守鑌,字克棐。澄海人。明思宗崇禎六年(一六三三)貢生。鼎革後不出。著有《繭窩集》。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六、嘉慶《澄海縣誌》卷一九有傳。

汪遠孫

汪遠孫 (清代)

(1789—1835)浙江錢塘人,字久也,號小米。嘉慶二十一年舉人,官內閣中書。絕意進取,刻苦讀書。工古文,著述不輟。有《國語考異發正古注》、《漢書地理志校勘記》、《三家詩考證》、《借閒生詩詞》。

黃叔璥

黃叔璥 (清代)

黃叔璥(1680年-1758年),字玉圃,號篤齋,清順天大興金墩人(即北京市境內孫公園金墩萬卷樓)。孫公園位於今和平門外琉璃廠以西,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天府廣記》作者孫承澤的私家花園。此園佔地達數畝,東邊止於今南新華街路西(李鐵柺斜街就在其路東)園內建有“萬卷樓”上下共14間,存放孫承澤的私人藏書。萬卷樓的對面庭院裏有“研山堂”1709年(清康熙48年)進士,1722年成爲首任臺灣巡察御史。 黃叔璥生於北京,卒於北京,宦海沉浮中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梁希鴻

梁希鴻 (明代)

梁希鴻,字雲翔。東莞人。明武宗正德九年(一五一四)進士,以廣西蒼梧教諭中第三甲,官兵部主事。事見民國《東莞縣誌》卷四五。

昌立

昌立 (清代)

昌立,字小支,江蘇甘泉人。主建隆寺。

李傑

李傑 (明代)

(1443—1518)明蘇州府常熟人,字世賢,號石城雪樵。成化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正德初官禮部尚書,以忤劉瑾意,致仕。

林藻

林藻 (唐代)

林藻,生卒不詳,字緯乾,莆田人。唐貞元七年(791)應試《珠還合浦賦》,辭彩過人,受到主考官杜黃裳的賞識,認爲他“有神助”,終得進士及第,官至嶺南節度副使。林藻與其胞弟林蘊都以善書聞名,成爲唐德宗貞元時期名書法家和文學家。林藻的書法學顏真卿,尤擅長於行書,極得智永遺法,筆意蕭疏古淡,意韻深古,其書作雜於魏晉書法藝林之中;難辨真僞。

程盛修

程盛修 (清代)

程盛修,字風沂,泰州人。雍正庚戌進士,歷官順天府尹。有《夕陽書屋初編》、《南陔鬆菊集》。

唐之淳

唐之淳 (明代)

(1350—1401)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法若真

法若真 (清代)

(1613—1696)清山東膠州人,字漢儒,號黃石。順治三年進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工古文與詩,善畫山水,自成一格。有《黃山詩留》。

朱子真

朱子真 (唐代)

唐玄宗時的女詩人,唐代著名女詩人,擅長寫田園詩歌。

李元度

李元度 (清代)

李元度(1821年-1887年),漢族,湖南平江縣人。字次青,又字笏庭,自號天嶽山樵,晚年更號超然老人,清朝大臣,學者。生於道光元年(1821)。4歲喪父。18歲中秀才。二十三年以舉人官黔陽縣教諭。著有《國朝先正事略》60卷、《天嶽山館文鈔》40卷、《天嶽山館詩集》12卷、《四書廣義》64卷、《國朝彤史略》10卷、《名賢遺事錄》2卷、《南嶽志》26卷等。其中《國朝先正事略》,薈萃清朝一代有關文獻材料,尤爲鉅著。還主纂同治《平江縣誌》,《湖南通志》。光緒13年升任貴州布政使,同年九月廿七日(1887年11月12日)病逝任內。

李好義

李好義 (宋代)

李好義(?—1207年),華州下邽(今陝西省蒲城西南)人。南宋名將,忠義傳家。祖父李師中在南宋初官至領忠州團練使,父親李定一職至興州(今略陽)中軍統制。楊巨源(?—1207年),字子淵,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廣元西南)人,祖籍成都。開禧三年(1207年)正月,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宋降金時,李好義正任興州的中軍正將,立即自抗金前線的西和州(今甘肅省西和西南)青坊趕回興州。在吳曦叛變幾天之後,李好義“與其徒謀舉義”。

吳紹詩

吳紹詩 (清代)

(1699—1776)清山東海豐人,字二南。雍正間以諸生薦授七品小京官。乾隆時歷任陝西、貴州督糧道,雲南、甘肅按察使,江西巡撫,所至有聲,尤慎於決獄。官至吏部侍郎致仕。卒諡恭定。

魯宗道

魯宗道 (宋代)

魯宗道(966年—1029年),字貫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諫臣。少年孤貧,生活於外祖父家。舉進士後,爲濠州定遠尉,繼任海鹽縣令,後改任歙州軍事判官,遷祕書丞。天禧元年(1017年)爲右正言諫章。官至吏部侍郎、參知政事,世稱“魚頭參政”。天聖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贈兵部尚書,諡號“簡肅”。

黃應芳

黃應芳 (明代)

黃應芳,字世卿。東莞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舉人。官宜章知縣。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一二有傳。

陳錠

陳錠 (明代)

陳錠,字國珍。封川(今廣東封開縣)人。明武宗正德八年(一五一三)舉人。任榮澤、晉江教諭,升興化府教授。明方尚祖修、清胡璿續修康熙《封川縣誌》卷一八有傳。

黎廷瑞

黎廷瑞 (宋代)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賜同進士出身,時年二十二。授肇慶府司法參車,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與吳存、徐瑞等遙。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攝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後不出,更號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簡編《鄱陽五家集》中。事見本集卷首小傳。

完顏亮

完顏亮 (金朝)

(1122—1161)金朝皇帝,女真完顏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後改名亮。遼王完顏宗幹第二子。皇統九年,弒熙宗自立,當年改元天德,後改貞元、正隆。即位後以勵官守,務農時等七事詔中外。遷都於燕,稱中都,又改汴梁爲南京。正隆末大舉攻宋,敗於採石,東至瓜洲,兵變被殺。在位十二年。世宗時降爲海陵郡王,諡號煬,後再降爲海陵庶人。

解旦

解旦 (宋代)

解旦,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知富順監(《輿地紀勝》卷一六七),後爲商州刺史(宋王圭《華陽集》卷一九《賜商州刺史解旦敕書》)。

李義壯

李義壯 (明代)

明廣州府南海人,字稚大。嘉靖二年進士。授仁和知縣,嘉靖二十六年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被劾罷。有《三洲稿》。

範祥

範祥 (宋代)

(?—1060)宋邠州三水人,字晉公。登進士第。歷通判鎮戎軍,知慶、汝、華州,提舉陝西銀銅坑冶鑄錢。精於財計,尤熟解鹽經營利弊。仁宗慶曆四年,建議改革鹽法。八年,爲提點陝西路刑獄兼制置解鹽,推行鈔鹽制度,年省數百萬緡。皇祐五年,權領秦州事,興役築古渭寨,招致青唐諸羌反抗,兵敗,降知唐州。嘉祐三年,復總領鹽事。

高斯得

高斯得 (宋代)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紹定二年進士。李心傳修四朝史,闢爲史館校閱,分修光、寧二帝紀。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爲外官。淳祐六年復以論史嵩之事被排出外。歷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爲宰相丁大全之黨誣劾,奪職降官,大全罷,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爲宰相留夢炎乘間罷去。有《詩膚說》、《恥堂文集》等。

邱恭娘

邱恭娘 (明代)

邱恭娘,潮州人。明末罹亂被俘,作題壁詩。事見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九六。

顧邦英

顧邦英 (清代)

顧邦英,字洛耆,漢軍旗人。乾隆甲子舉人,官懷柔知縣。有《雲川詩稿》。

陸天儀

陸天儀 (清代)

陸天儀,字獻草,清無錫人,諸生,著有《編年詩草》。秦泉南先生盛讚之。

蕭竹

蕭竹 (清代)

蕭竹,字友竹,福建龍溪人。喜吟詠,於堪輿之術,自謂得異傳。嘉慶三年(1798),從其友遊臺灣,窮涉至噶瑪蘭,吳沙款之。居且久,乃爲標其勝處,爲八景,且益爲十六景。竹悉爲賦詩。或論其山水,遂爲圖以出,脈絡甚詳。時未有五圍、六圍,要其可以建圍地,竹於圖中,皆遞指之,後悉如其言。或言款竹者並非吳沙。

董楷

董楷 (宋代)

(1226—?)宋台州臨海人,一作臨安人,字正翁,號克齋。理宗寶祐四年進士。初爲績溪縣簿,遷知洪州,皆有惠政。累官至吏部郎中。師事陳器之,研通理學。有《克齋集》、《程朱易集》。

鄭伯熊

鄭伯熊 (宋代)

鄭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學者稱敷文先生,永嘉城區(今溫州市鹿城區)人,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曾任國子監丞、著作佐郎兼太子侍讀,婺州知州、寧國知府等職。任上曾設書院印行二程之書,聚生徒二百餘人,親臨教授。 鄭伯熊繼承和發揚洛學與關學,葉適、陳亮亦曾向他問學。遺著有《鄭景望集》《鄭敷文書說》等。

談高祐

談高祐 (明代)

談高佑,字篤汝,號豈塵。明末清初無錫人。修孫。國子生。官泉州經歷。

林澍蕃

林澍蕃 (清代)

林澍蕃,字於宣,號香海,侯官人。乾隆辛卯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有《南陔集》。

陸汝猷

陸汝猷 (清代)

字子嘉,承如子。同治丁卯優貢,浙江候補知縣,著有金粟齋詩鈔。

翁斌孫

翁斌孫 (清代)

翁斌孫,字韜甫,常熟人。光緒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直隸提法使。有《笏齋覆瓿集》。

郭庸

郭庸 (元代)

(?—1368)元蒙古人,字允中。由國學生登第,累官陝西行臺監察御史,劾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喪師。官至參政中書,明兵入京城,不降死。

巴陵館鬼

巴陵館鬼 (唐代)

巴陵館鬼,唐代詩人。

黃燮清

黃燮清 (清代)

黃燮清(1805~1864)晚清詩人、劇作家。原名憲清,字韻甫,號韻珊,又號吟香詩舫主人。浙江海鹽武原鎮人。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後屢試不第,晚年始得宜都縣令,調任鬆滋,未幾卒。少工詞曲,中年以後始致力於詩文。其詩多抒寫個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詠史弔古之作深沉豪放,頗具特色。有《倚晴樓詩集》及《倚睛樓七種曲》傳世。

馬文煒

馬文煒 (清代)

山東安丘人,字仲韜,號定宇。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知確山縣,有政績,入爲御史。以事忤權貴,罷爲按察副使,治兵荊南。帝遣宦官爲張居正治第,豪僕橫行,文煒縛治之。後遷僉都御史巡撫江西,卒官。有《安丘縣誌》。

查學禮

查學禮 (清代)

查學禮(1715-1782)又名查禮,字恂叔,號鐵橋。原籍江西西臨川,後居天津,官至湖南巡撫,有《銅鼓書堂遺稿》。

程永奇

程永奇 (宋代)

程永奇(一一五一~一二二一),字次卿,學者稱格齋先生,休寧(今屬安徽)人。朱熹弟子。曾爲白鹿書院山長。有《格齋稿》四十卷,已佚。寧宗嘉定十四年卒,年七十一。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六九《格齋先生程君永奇墓誌銘》。今錄詩四首。

丁玉藻

丁玉藻 (清代)

丁玉藻,字採之,無錫人。有《西神山人詩鈔》。

牛弘

牛弘 (隋代)

(546—611)隋安定鶉觚人,字裏仁。其先世本姓尞。父允仕西魏,賜姓牛。弘性寬和,好學博聞。入隋爲祕書監。嘗請開獻書之路。奉敕修五禮。正新樂,立明堂,議其得失。拜吏部尚書,封奇章郡公。奉煬帝詔修《大業律》十八篇。從幸江都,大業六年十二月卒。諡憲。

劉琬懷

劉琬懷 (清代)

劉琬懷,字韞如,一字撰芳,陽湖人。劉汝器女,嗣綰妹,金壇虞朗峯室,有《問月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