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貝瓊

貝瓊 (元代)

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別號清江。約生於元成宗大德初,卒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餘歲。貝瓊從楊維楨學詩,取其長而去其短;其詩論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寧、元豐諸家。文章衝融和雅,詩風溫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領袖一時。著有《中星考》、《清江貝先生集》、《清江稿》、《雲間集》等。

支遁

支遁 (魏晋)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餘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後於剡縣(今浙江省嵊縣)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衆百餘。晉哀帝時應詔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三年後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據文獻記載,《神駿圖》畫的是支遁愛馬的故事。

金地藏

金地藏 (唐代)

金地藏,新羅(今朝鮮)僧人,真名金喬覺。金喬覺早年曾經來大唐留學,漢學修養頗深,其詩作被收入《全唐詩》。

晏敦復

晏敦復 (宋代)

晏敦復(1120-1191,一作1071-1141、一作1075-1145)字景初。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南宋詩人、正直大臣。官至吏部尚書兼江淮等路經制使。敦復才思敏捷,詩文多已散佚,僅《宋詩紀事》存詩1首,《歷代名臣奏議》存奏議2篇。《宋史》卷三八一有傳。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司馬槱

司馬槱 (宋代)

司馬槱字才仲,陝州夏縣人,元佑中以蘇軾薦,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入第五等,賜同進士出身。累遷河中府司理參軍,終知杭州,卒於任。事蹟見張耒《書司馬槱事》(《張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詞》錄其詞二首。

夏竦

夏竦 (宋代)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諡“文正”,後改諡“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爲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爲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爲洪州知州,後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於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於後世。

家鉉翁

家鉉翁 (宋代)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儒雅。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爲大理少卿。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還,賜號處士,時年八十二,後數年以壽終。《宋史》有傳。有《則堂集》六卷,《彊(強)村叢書》輯爲《則堂詩餘》一卷。詞存三首收於《全宋詞》中。

葉清臣

葉清臣 (宋代)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長洲人(今蘇州市)。天聖二年(1024)榜眼。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餘靖以言事被黜事,爲仁宗採納,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權三司使。知永興軍時,修復三白渠,溉田六千頃,實績顯著,後人稱頌。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毛鉉

毛鉉 (明代)

毛鉉,字鼎臣,山陰(今浙江省紹興縣)人。明洪武時在陝西一帶從軍戍邊,後任國子學錄。他的詩些富於生活氣息。

章炳麟

章炳麟 (清代)

章太炎(1869.1.12 -1936.6.14),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後易名爲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爲人行事而改名爲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爲“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中國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主義革命者。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

湘驛女子

湘驛女子 (唐代)

湘驛女子:生平不詳。唐代詩人,著有一詩甚爲有名。諸多文學作品中均有記錄《全唐詩》作者亦將此詩選編於內。

何澹

何澹 (宋代)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南宋詩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諫大夫等職。嘉定十二年十二月病卒,終年74歲。著有 《小山集》 ,收入 《永樂大典》 及現代唐圭璋編 《全宋詞》。

太原妓

太原妓 (唐代)

歐陽詹遊太原,悅一妓,約至都相迎。別後,妓思之,疾甚,乃刃髻作詩寄詹,絕筆而逝。詩一首。

暢當

暢當 (唐代)

暢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後期儒士。官宦世家,暢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從軍,後登大曆七年進士第。貞元初,爲太常博士,終果州刺史。與弟諸皆有詩名。詩一卷。暢當父親暢璀,唐肅宗時官至散騎常侍,唐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於戶部尚書。

趙構

趙構 (宋代)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趙構生於大觀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賜名趙構,封蜀國公,歷任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等職,不久晉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擄徽、欽二帝北去後,被宋欽宗封爲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稱“南宋”。

廖行之

廖行之 (宋代)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嶽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爲《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曹唐

曹唐 (唐代)

曹唐,唐代詩人。字堯賓。桂州(今廣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詳。初爲道士,後舉進士不第。鹹通(860~874)中,爲使府從事。曹唐以遊仙詩著稱,其七律《劉晨阮肇遊天台》、《織女懷牽牛》、《蕭史攜弄玉上升》等17首,世稱"大遊仙詩"。《唐才子傳》稱他"作《大遊仙詩》50篇",則當有遺佚。其七絕《小遊仙詩九十八首》,尤爲著名。

丘崈

丘崈 (宋代)

丘崈(1135-1208) 南宋將領。字宗卿,江陰(今屬江蘇)人。

蓮花妓

蓮花妓 (唐代)

蓮花妓,豫章人也,陳陶隱南昌西山,鎮帥嚴宇嘗遣之侍陶。陶不顧,因求去,獻詩一首。

胡鬆年

胡鬆年 (宋代)

胡鬆年,字茂老,生於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卒於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海州懷仁 (今江蘇省贛榆縣)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五)。

沈瀛

沈瀛 (宋代)

沈瀛[yíng],字子壽,號竹齋,紹興三十年進士。吳興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歷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東安撫司參議。有《竹齋詞》1卷,明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村叢書》本。

薛能

薛能 (唐代)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彙》、《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後生”。唐人交遊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遊歷衆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遊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舒元輿

舒元輿 (唐代)

舒元輿(791-835)字升遠。婺州東陽上盧泉塘北人(又說浙江婺州蘭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東陽郡守,祖父舒縝,授蘭溪醫學學訓導、學正父敬之,母薛氏,其爲長子。唐代大臣、詩人,唐元和八年(813)進士,初仕即以幹練知名。曾任刑、兵兩部侍郎,唐文宗時期兩位宰相之一(蘭溪歷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爲李訓,擅長寫文章,有著作《舒元輿集》等,有作品被收錄於《全唐詩》。舒元輿曾作《牡丹賦》,時人認爲寫得好。後來唐文宗賞牡丹時,吟誦其中詞句,爲舒元輿落淚哀悼。

丘遲

丘遲 (南北朝)

丘遲(464—508),字希範,吳興烏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靈鞠之子。南朝梁文學家。初仕南齊,官至殿中郎、車騎錄事參軍。後投入蕭衍幕中,爲其所重。梁天監三年,丘遲由中書侍郎出爲永嘉太守。 丘遲詩文傳世者不多,所作《與陳伯之書》,使陳伯之擁衆八千歸降, 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勸伯之自魏歸梁,是當時駢文中的優秀之作。

崔櫓

崔櫓 (唐代)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於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豔,託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於自身經歷的緣故,後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鄧廷楨

鄧廷楨 (清代)

鄧廷楨(1776-1846),字維周,又字嶰筠,晚號妙吉祥室老人、剛木老人。漢族,江蘇江寧(今南京)人。祖籍蘇州洞庭西山明月灣。清代官吏,民族英雄。嘉慶六年進士,工書法、擅詩文、授編修,官至雲貴、閩浙、兩江總督,與林則徐協力查禁鴉片,擊退英艦挑釁。後調閩浙,坐在粵辦理不善事戍伊犁。釋還,遷至陝西巡撫。有《石硯齋詩抄》等多部著作傳世。江蘇南京市有“鄧廷楨墓”可供瞻仰、憑弔。

陸叡

陸叡 (宋代)

陸叡(?-1266),字景思,號雲西,會稽人(今浙江紹興)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淳佑中沿江制置使參議。寶祐五年(1257),白禮部員外郎除祕書少監,又除起居舍人。後歷官集英殿修撰、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兼淮西總領。《全宋詞》存其詞三首。

王鵬運

王鵬運 (清代)

王鵬運(1849—1904)晚清官員、詞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號半塘老人,又號鶩翁,晚年號半塘僧鶩。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陰。同治九年舉人,光緒間官至禮科給事中,在諫垣十年,上疏數十,皆關政要。二十八年離京,至揚州主學堂,卒於蘇州。工詞,與況周頤、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鵬運居首。著有《味梨詞》、《騖翁詞》等集,後刪定爲《半塘定稿》。王鵬運曾匯刻《花間集》及宋、元諸家詞爲《四印齋所刻詞》。

薛時雨

薛時雨 (清代)

薛時雨,字慰農,一字澍生,晚號桑根老農。安徽全椒人。咸豐三年(1853)進士。官杭州知府,兼督糧道,代行佈政、按察兩司事。著有《藤香館集》,附詞二種:《西湖櫓唱》、《江舟欸乃》。臺灣第一巡撫劉銘傳親家。

崔與之

崔與之 (宋代)

崔與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號菊坡,諡清獻,原籍寧都白鹿營 (今江西省寧都縣黃石鎮營底村),幼年隨父移居廣東增城,故《宋史》載其廣州人,《中國人名大辭典》載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紹熙四年(1193)進士。授潯州司法參軍,調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特授廣西提點刑獄。嘉定中,權發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端平元年(1234),授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二年,除參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樞密使。嘉熙三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著有《崔清獻公集》。

唐庚

唐庚 (宋代)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詩人。字子西,人稱魯國先生。眉州丹棱(今屬四川眉山市丹棱縣)唐河鄉人。哲宗紹聖(一○九四)進士(清光緒《丹棱縣誌》卷六),徽宗大觀中爲宗子博士。經宰相張商英推薦,授提舉京畿常平。商英罷相,庚亦被貶,謫居惠州。後遇赦北歸,復官承議郎,提舉上清太平宮。後於返蜀道中病逝。

王瓊

王瓊 (明代)

王瓊(公元1459—1532),明朝軍事人物,歷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個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戶部、兵部和吏部尚書一品大員。王瓊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稱讚的大事。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亂;三是,總制西北邊防。因此,歷史上稱他和于謙、張居正爲明代三重臣。

何承天

何承天 (南北朝)

何承天(370-447),東海郯人(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長城鎮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學家和音樂家。南朝任尚書載丞。何承天曾奏改《元嘉歷》,訂正舊曆所訂的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於宋、齊及梁天監中葉,在我國天文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論周天度數和兩極距離相當於給出圓周率的近似值約爲3.1429,對後世曆法影響很大。兼通音律,發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彈箏,復擅弈棋,著作有《達性論》、《與宗居士書》、《答顏光祿》、《報應問》等。曾奉命撰修《宋書》,書未成而卒。

尤侗

尤侗 (清代)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戲曲家,曾被順治譽爲“真才子”;康熙譽爲“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號三中子,又號悔庵,晚號良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梅花道人等,蘇州府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於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儒,授翰林院檢討,參與修《明史》,分撰列傳300餘篇、《藝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歸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晉官號爲侍講,享年八十七歲。侗天才富贍,詩多新警之思,雜以諧謔,每一篇出,傳誦遍人口,著述頗豐,有《西堂全集》。

毛奇齡

毛奇齡 (清代)

毛奇齡(1623—1716)清初經學家、文學家,與兄毛萬齡並稱爲“江東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於一、齊於,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蕭山城廂鎮(今屬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學者稱“西河先生”。明末諸生,清初參與抗清軍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時薦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充明史館纂修官。尋假歸不復出。治經史及音韻學,著述極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經集、史集、文集、雜著,共四百餘卷。

王溥

王溥 (宋代)

王溥(922年-982年),字齊物,宋初幷州祁人。歷任後周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兩代四朝宰相。出生於官宦世家,948年,甲科進士第一名,任祕書郎,953年,官至宰相。周恭帝時,上表請修《世宗實錄》,與扈蒙、張淡等共同編修。郭威任樞密使時,率軍平河中叛亂,聘爲幕僚。957年,周世宗柴榮請王溥選擇將帥,王溥舉薦向拱,再次取得勝利。世宗死,趙匡胤勢力強大,“王溥亦陰效誠款”,並獻奉宅園取悅於他。趙匡胤黃袍加身返京,王溥“降階先拜”。964年正月,罷相,任太子少保。太平興國初年,封祁國公,982年八月去世。諡文獻。

陳洵

陳洵 (清代)

陳洵,字述叔,別號海綃,是廣東江門市潮連芝山人(前屬新會縣潮連鄉),生於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聰慧非凡,尤好填詞。光緒間曾補南海縣學生員。後客遊江西十餘年,風塵僕僕,蹇滯殊甚。返回廣州之後爲童子師,設館於廣州西關,以舌耕餬口,生活窮窘。辛亥(1911年)革命後,受到新潮流的影響,思想有所變化,是年在廣州加入南國詩社。晚歲教授廣州中山大學。

鄭文焯

鄭文焯 (清代)

鄭文焯(1856~1918)晚清官員、詞人。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晚號鶴、鶴公、鶴翁、鶴道人,別署冷紅詞客,嘗夢遊石芝崦,見素鶴翔於雲間,因自號石芝崦主及大鶴山人,奉天鐵嶺(今屬遼寧)人,隸正黃旗漢軍籍,而託爲鄭康成裔,自稱高密鄭氏。光緒舉人,曾任內閣中書,後旅居蘇州。工詩詞,通音律,擅書畫,懂醫道,長於金石古器之鑑,而以詞人著稱於世,其詞多表現對清王朝覆滅的悲痛,所著有《大鶴山房全集》。

郭麐

郭麐 (清代)

郭麐(lín )(1767~1831)字祥伯,號頻伽,因右眉全白,又號白眉生、郭白眉 ,一號邃庵居士、苧蘿長者。江蘇吳江人。著作主要有《靈芬館詩集》(《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四集》十二卷,《續集》八卷,《雜著》二卷,《雜著續編》四卷)、《江行日記》一卷、《唐文粹補遺》二十六卷,以及《蘅夢詞》、《浮眉樓詞》、《懺餘綺語》各二卷等。

尹式

尹式 (隋代)

尹式(暫且不知~604)隋代河間(現屬河北)人。博學能詩,少有令問。仁壽中,任漢王楊諒記室,王甚重之。仁壽四年(604),文帝死,楊諒起兵反對楊廣失敗,尹式自殺。其族人正卿、彥卿俱有俊才,名顯於世。尹式原有文集,已失傳,今存詩二首。

曹德

曹德 (元代)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縣)人。曾任衢州路吏,山東憲吏。後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錄〕)二曲譏諷權貴伯顏擅自專權,殺害剡王徹徹篤,鍛鍊諸獄,延及無辜。大書揭於五門之上,因此名聲大噪。

李郢

李郢 (唐代)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鬱爲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茅坤

茅坤 (明代)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書家。字順甫,號鹿門,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明末儒將茅元儀祖父。嘉靖十七年進士,官廣西兵備僉事時,曾領兵鎮壓廣西瑤族農民起義。茅坤文武兼長,雅好書法,提倡學習唐宋古文,反對“文必秦漢”的觀點,至於作品內容,則主張必須闡發“六經”之旨。編選《唐宋八大家文抄》,對韓愈、歐陽修和蘇軾尤爲推崇。茅坤與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等,同被稱爲“唐宋派”。有《白華樓藏稿》,刻本罕見。行世者有《茅鹿門集》。

錢公輔

錢公輔 (宋代)

錢公輔(1021~1072),字君倚,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宋代詩人。少從胡翼之學,有名吳中。仁宗皇祐元年(1049)進士(《宋詩拾遺》卷四)。歷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誥。英宗即位,謫滁州團練使。神宗立,拜天章閣待制知鄧州,復知制誥,知諫院。熙寧四年(1071),由知江寧府徙知揚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書卷二四○),年五十二。《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趙可

趙可 (宋代)

趙可 金代文學家。字獻之,號玉峯散人。澤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生卒年不詳。少時赴考,在考場中戲書小詞,爲金主完顏亮所見,頗加賞識。貞元二年(1154)中進士。官至翰林直學士。著有《玉峯散人集》,今佚。詩入《中州集》,詞入《中州樂府》。

吳翌鳳

吳翌鳳 (清代)

吳翌鳳(1742~1819)清著名藏書家。字伊仲,號枚庵、一作眉庵,別號古歡堂主人,初名鳳鳴,祖籍安徽休寧,僑居吳郡槐樹街(今蘇州),藏書家吳銓後裔。所著《遜志堂雜抄》10卷,系其讀史筆記,內容多方涉及歷代藏書、刻書史實,足資研究藏書史參考。另著有《懷舊集》20卷、《卯須集》20卷、《吳梅村詩集箋註》20卷、《與稽齋叢稿》31卷、《東窗叢錄》5卷等。輯有《國朝文徵》40卷。

馮雲山

馮雲山 (清代)

馮雲山(1822年~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後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爲業。後爲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官封南王,七千歲。

黃庚

黃庚 (元代)

黃庚,字星甫,號天台山人,天台(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爲詩文”。以遊幕和教館爲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餘。晚年曾自編其詩爲《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餘首。

汪懋麟

汪懋麟 (清代)

汪懋麟[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號蛟門,江蘇江都人。生於明思宗崇禎十三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歲。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因徐乾學薦,以刑部主事入史館充纂修官,與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罷歸,杜門謝賓客,晝治經,夜讀史,日事研究,銳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與汪楫同裏同有詩名,時稱“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閣集二十六卷,《清史列傳》行於世。

李慈銘

李慈銘 (清代)

李慈銘(1830~1894)晚清官員,著名文史學家。初名模,字式侯,後改今名,字愛伯,號蓴客,室名越縵堂,晚年自署越縵老人。會稽(今浙江紹興)西郭霞川村人。光緒六年進士,官至山西道監察御史。數上封事,不避權要。日記三十餘年不斷,讀書心得無不收錄。學識淵博,承乾嘉漢學之餘緒,治經學、史學,蔚然可觀,被稱爲“舊文學的殿軍”。